1
世安一直在家養傷,經過一個多月地休養,傷情逐漸康復。這日突然傳來惡訊,在縣城飯店內做工的妹妹洪世清為擦窗戶上的灰塵,不慎失足摔死了。
洪世安不信妹妹會摔死,跑到縣衙報案,縣衙回覆說據現場勘查,屍體檢驗,沒有發現兇殺證據,本案確係意外事故。洪世安找到飯店老闆程甲和店裡幫工金莉、周桃等人,都說妹妹是失足而亡。
一難剛過,一災又來,過了不久,悲傷過度的母親朱英抑鬱成疾,在床上躺了一個多月後不治而亡。洪齊林、洪世安草草安葬了朱英,父子二人相對無語,靜坐在家裡數日不出門。
這日,洪齊林在院子裡劈柴,世安走出來默默地站在父親身後,過了很久,世安終於開口了:“爹,孩兒想去拜師學武。”
“不讀書了?”
“不讀了。”
“去哪裡?”
世安抬頭望天:“聽說少林寺正在大肆招收武僧,而且不要錢,吃住都有官府供應。”
“哪有這樣的好事,官府從來只會榨取百姓血汗,怎可能有這份慈心!”
“此事千真萬確,社學先生說的,不會有錯。”
父親默不作聲,緩緩轉身進了屋內。世安想,爹一定是不同意自己遠離家鄉,不願自己放棄學業。正想著,父親又從家裡緩步出來了,手裡拿著一根擀麵用的木棒:“世安,要去,就帶著這根擀麵杖吧。”
世安詫異地看著父親,不知何意。
父親說:“學點武藝也好,我們窮人無權無勢,什麼事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學文你算是半途而廢了,學武可不要這樣,記住,哪天你能一拳把這根擀麵杖打斷了,你再帶著兩截斷杖回來。”
世安臉色凝重,接過擀麵杖,收拾好行李,辭父而去。
2
河南登封城西北有座少室山,山上有座五乳峰,峰下茂林中,隱藏著一座千年古剎——少林寺。
歷朝歷代,但凡世道清明時,百姓安居樂業,俠士稀少,故武道衰微。一旦世道不安,地痞流氓橫行,自然人人謀求自強,武道必然興旺。
如今的少林寺,人丁旺盛,武僧多達三千餘人。
洪世安來到少林寺外的塔溝,見到數百人在練武場練功,偌大的練武場除了幾十個武僧外,更多的是不剃髮的俗家弟子,他們有的耍刀,有的舞棍,有的打拳,有的踢樁,更有飛身翻筋斗的,只把世安看得入了神。
見眾人個個武藝高強,世安大喜,忽見一個和尚從跟前經過,忙攔住問道:“師父,我想學武,請問該找哪位大師?”
那和尚朝山溝裡一指: “你要學武得找千戶大人黃明,我們方丈都無這個權力。”
世安不解:“我來少林寺學武,又不是要當兵,為何須經千戶大人同意?”
那和尚道:“你這少年知道什麼,如今遼東大金賊首努爾哈赤屢犯大明邊境,欺壓百姓,劫掠財物,甚至兵臨京城,耀武揚威。皇帝勵精圖治,發誓要剿滅金賊,因此朝廷特到少林寺大力征兵,凡願意到遼東當兵服役的,出具保證書後方可入寺學武。沒有資質的,一年後即送往遼東衛所戌邊,有資質的,可以再學二年,加封官位,晉升為把總後分配到遼東。”
世安這才明白為什麼官府供吃供住,原來是要徵兵,頓時為難起來:自己是來學武報仇的,怎麼可以去邊疆戌邊?世安又問道:“弟子家中尚有老父,來學武只想懲治惡人,若去邊關禦敵了,老父無人照顧,師父可否跟方丈說說情,容我直接入寺學藝?”
那和尚責道:“你好不曉事,如今黃大人受朝廷之命來少林徵兵,方丈都得聽他將令,豈能給你例外。再說到邊疆戌邊有何不好,朝廷供吃供穿,還有軍餉發給你,這一年的軍餉足夠你老父吃喝幾年了。”
世安暗想:“也罷,我暫且入寺學武,學成之後先回家報仇,然後再去當兵不遲。”決心下定之後,世安道:“師父,謝謝你指點,請問去哪裡找千戶大人?”
那和尚用手朝前一指道:“往裡走三四里,千戶大人正在親自挑選壯士,你快去吧。”
世安謝過和尚,一直朝裡走,不一會到了少林寺門口。這裡早有幾十個來自全國各地的少年正排隊等候千戶問話,一隊錦衣官兵在寺門口一邊維持秩序,一邊呼叫著:“下一個,”眾少年一個個上前由千戶黃明問話,黃明滿意後讓少年簽字畫押,出具保證書,即可收錄為少林俗家弟子。
世安也老老實實地排在後面,大約一個時辰後才輪到自己,黃明問道:“叫什麼名字?”
“洪世安。”
“哪裡人?”
“四川高縣。”
“可有戶帖?”
“有。”
“為何來學武?”
“殺敵報國。”
“好!年少體壯,志氣可嘉,本官錄用,速來簽字畫押。”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