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絡電話:15399815389
1
離開武當山後,曹印策馬直赴襄陽,從襄陽南下孝感、入武昌。一路上也不入官府驛站,晚上在民間尋找客棧住宿,時常就地走訪百姓,瞭解民間疾苦。出了武昌城,行了數日來到黃梅縣內一山村中,曹印見紅日西沉,又加身體疲憊,就找了家村店住下。
曹印要了一盤牛肉,兩碗青菜和半壺米酒,一個人有滋有味地享受起來。吃了一陣,只聽身後一客問店家道:“你們村荊家兄弟之事如何了?難道他們真的個個都不怕死麼?”
店家嘆氣道:“唉,他們的父親是朝中高官,在我們黃梅縣,也算是德高望重之人,可惜生了四個愚笨的兒子。”
那客人道:“話可不能這麼說,荊公在朝廷為官數載,向來清正廉潔,百姓好不稱讚,聽說四個兒子個個承傳荊公高德,敬守朝廷律法,雖是大臣家公子,卻一個個的謙遜好學,遵守法度,從不仗勢欺人。”
店家道:“荊家四兄弟雖賢,卻甚是愚笨,已經白白廢了三個,明日這最小的荊非怕也是在劫難逃了。”
曹印回頭一看,那客人是一個三十歲左右的莊稼人,正坐在自己身後飲酒。曹印問道:“兄弟,你說的前朝高官荊公,可是萬曆皇帝時的大理寺承荊韜?”
莊稼漢點頭道:“正是。”
曹印道:“荊公高德,人人敬仰,他的兒子遇到什麼事,店家怎會說他們個個愚笨?”
那客人還未及說話,店家搶著回答道:“客官有所不知,荊公千古以後,荊家四兄弟安分守己,高德如水,在我們鄉里頗有名聲。老大荊悝憨厚忠誠,眾鄉鄰舉為亭長,前幾月本地潑皮曲登仗勢毆打老人符明,符明告到荊悝那兒,荊悝在申明亭召集老人、裡甲等人商議,決定要定曲登定一個鬥毆之罪,怎料曲登舅父乃黃州知府徐偉,縣令劉瑛不敢得罪,暗示荊悝大事化小,居間調停強令原告被告和解。荊悝以國家律法不容褻瀆為由斷然拒絕,堅持呈上公文要定曲登鬥毆重罪,劉瑛大怒,誣陷荊悝受了原告賄賂枉法裁決,將荊悝重杖五十大板押入大牢,又任命老二荊鞅為亭長重新處理此案。不料荊鞅亦是傲骨錚錚,也以鬥毆傷人之罪上報,劉瑛一不做二不休,又將老二荊鞅重打五十大板押入大牢,再任老三荊斯為亭長。那荊斯不以大哥二哥為戒,堅持依律辦事,呈上公文後,劉瑛見還是定的鬥毆傷人重罪,頓時怒不可遏,復將老三荊斯重打五十大板後關押,又命老四荊非為亭長。”
曹印大驚,急切問道:“莫非老四也被關押了?”
店家道:“明日就是縣令劉瑛給老四的最後期限,不知老四會怎樣向縣衙上報此案。”
曹印身後的莊稼漢道:“荊家兄弟果然是好樣的,實在令人佩服,依我看,這老四定會依循三位大哥的做法,不畏強權,堅持律法。”
店家道:“那不一定,這老四荊非雖然也精通大明律法,卻不似三位大哥迂腐,其人精明過人,思慮周全,比起荊悝、荊鞅、荊斯來要聰明得多,他今日為亭長,眼看三位兄長遭難,也許會屈從縣令權威,來個明哲保身。”
曹印一拳錘在桌子上,怒道:“豈有此理,作為縣令不但不懲罰惡人,反而三番五次欺壓守法的好亭長,明日我倒要會會這位霸道的劉縣令。”
店家道:“客官切莫動怒,如今天下各府各縣還不都是這樣,我們平頭百姓哪裡管得了這許多不平之事?”
2
次日一早,曹印來到申明亭外,但見數百百姓圍攏在大門前,都是來看熱鬧的。曹印擠進人群,見到一位二十歲左右的儒雅少年臉色凝重,手捧一卷文書對眾人道:“眾鄉鄰,荊非身為亭長,當本公決斷鄰里間的糾紛訴訟,今有惡霸曲登為黃州知府外甥,仗勢欺辱老人符明,荊非與眾里長、甲首、老人商議,決定要定曲登鬥毆傷人之罪,現馬上去縣衙申報,望讓開大道,放我出去。”
荊非話音一落,門前一陣歡呼之聲,大家紛紛讓開大道,荊非昂首闊步而去,數百人群緊隨其後跟著。
曹印見了此情此景,不禁連連點頭讚許,暗想這叫荊非的少年果然是個難得的忠良人才。為了試探其心,曹印上前攔住問道:“小兄弟,聽聞你大哥、二哥、三哥因堅守律法而含冤入獄,你如再去必定也是在劫難逃,何不聽從縣令之意,保全自己性命,須知識時務者為俊傑也。”
荊非道:“這位大哥一番好意,荊非在此謝過,然朝廷法度乃金科玉律,豈能隨意褻瀆?曹公有言,法如九鼎,不可移也。荊非身為大明百姓,如不能以身守法,與那些亂臣賊子有何差別?大哥,請讓我前去,縱然刀山火海,荊非此志不改。”
曹印聽了滿心歡喜,退開一步道:“既如此,請!”
荊非繼續前行,曹印與眾人一道跟在荊非後面,一心想要看看那位霸道的縣令到底有多霸道,無論如何,自己不能讓荊非這樣的好少年遭受惡官的摧殘。
到了黃梅縣衙大堂,劉瑛假裝不知何事,問道:“荊非,你身為亭長來公堂何干?”
荊非平靜地道:“稟告大人,荊非特來呈上惡霸曲登仗勢毆人一案案卷材料,望大人明鏡高懸,以律處罰曲登。”
荊非高舉公文呈上,誰料劉瑛臉色鐵青,將荊非呈來的公文往地上一丟,大拍驚堂木喝道:“荊非,本官早就聽聞你們兄弟四人收受原告符明賄賂,精心設計誣告曲登,你以為本官好欺嗎?來人,將荊非捆綁起來大刑伺候。”
一幫衙差得了命令,一擁而上擒住荊非就要捆綁。曹印大怒,挺身而出道:“且慢,敢問縣令大人,你說荊家四兄弟收受賄賂可有憑證?你身為縣令不接受亭長上報來的公文,反倒三番五次將主持公義的亭長打入大牢是何道理?”
眾百姓一直敢怒不敢言,現在見有人出頭了,也都鬨鬧起來,大家都說:“是呀,有何憑證說荊家兄弟受了賄賂?”
劉瑛見百姓起鬨,頓時也心虛起來,一時不知怎樣回答曹印的責問。
正在劉瑛尷尬之時,只聽衙門外人群中一聲高呼:“荊家兄弟受賄的憑證在此!”
眾人大驚,回頭一看,見一青衣漢子朝著公堂昂首闊步走來,那人邊走邊說:“劉大人,我能為你作證。”劉瑛又驚又喜,忙問道:“壯士,你知道荊家兄弟受賄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