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笏劍曲> 第八回:孃親落水隨流去,孝子丁憂守空墳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回:孃親落水隨流去,孝子丁憂守空墳 (1 / 3)

1

傾盆大雨過後的德清縣衙,清新素雅,比平日裡更顯三分威嚴。

曹印一路跑來,累得上氣不接下氣,一到門口,就急不可耐地要求報案。門子見來者溼淋淋地一副落魄模樣,以為是個瘋子,惡狠狠地將人擋在門外。曹印急摸出通天笏道:“我乃曹印,持通天笏可自由排程衙役捕盜,今來德清縣衙報案,你敢攔我?”門子大驚,但又不辨真假,只得誠惶誠恐地先將曹印引入門客堂,囑咐其他門子陪著說話,自己則匆匆跑進二堂稟告縣丞劉元。

劉元不敢怠慢,急報縣令**,姜縣令大驚失色,召集縣丞、主薄、典史一幫大小官僚商議道:“先皇有旨,通天笏上諫天子,下察百官,皇宮禁院,府衙軍營,日夜出入,暢通無阻,持通天笏者,廟堂參奏百官,侍衛不能阻,村野捕獲賊寇,公差任調遣,曹印今日來此,不知是禍是福。”

這德清縣衙是奢侈糜爛的淫窟,貪汙腐化的窩點,一幫官吏各有劣跡,聽了**之言,各各驚懼,人人惶恐。

**見眾人不言,急得在堂內來回踱步,自語道:“難道是上個月我們挪用賑災銀的事走漏了風聲?”

縣丞劉元沉吟一會道:“大人且寬心,我聽說,曹印跟東林黨徒糾在一起,為魏公公所不容,已被貶官逐出了朝廷……”

主薄萬吉道:“既如此,我等豈可留他?魏公公權勢熏天,留曹印在此,你我眾人丟官事小,一家老少性命難保。”

典史馬樹全道:“可是,他畢竟有通天笏,我們有何理由拒他?萬一他鬧到皇上那兒,我們可是藐視先皇遺旨,這個罪名也不小。”

**嘆道:“我們這些小官,誰也得罪不起,我看也不能讓他等候太久了,莫如先去迎接,看他為何事而來,而後再做商議。”

一行人匆忙來到客堂,見了曹印納頭便拜,口稱迎接來遲,萬望恕罪。曹印答禮畢,說了緣由,**得知曹印僅是路過德清,這才放下心來,擠出一副怒容道:“這三個盜賊是哪裡來的,竟敢如此放肆,曹大人放心,本官這就派人緝捕。”見曹印渾身溼透,又吩咐下人:“快去拿身乾淨的衣服來給曹大人換上。”

曹印謝道:“多謝大人好意,”又道:“大明律法不容褻瀆,切不可讓三個盜賊逍遙法外,還望縣令大人速派快手捕賊。”

**忙道:“那是,那是,來人,快叫捕頭帶足人手前往馬廟捉拿鑽天鷂、亂世王、油裡滑三惡。”

曹印道:“我帶快手前去。”

**道:“曹大人一路勞累,又受盜賊驚嚇,捱了雨淋,不如好好休息,喝點熱湯,切莫著涼了,至於捕賊,由捕頭去就是了。”

提到著涼,曹印倒是想起了母親,母親年已七旬,今日受驚不小,又被大雨暴澆,如何受得了?遂道:“也好,此事有勞各位大人了,老母尚在鄉村黃大夫家,我先去看看。”

**道:“好,大人既是要去桐廬上任,時日自然耽誤不得,我看這樣,待會兒大人換了衣服,從我德清縣衙支取盤纏,騎馬早去赴任,待我捉了兇徒,繳獲贓物和馬匹,再派人送到桐廬來。”

曹印心想,也只能這樣了,於是點頭道:“能不能追回銀兩倒也無所謂,只是不可放縱了惡人,壞了朝廷法度。”

**一邊整頓人馬捕盜,一邊命戶房送來銀兩,典史帶曹印入後堂換上衣服出來,劉元牽來一匹黑馬,呈上五十兩銀子,曹印接了馬,只受了十兩紋銀,辭別**離了縣衙,騎馬匆忙尋母而去。

2

曹印打馬一路狂奔,路過一木橋時,見有許多鄉民圍聚在橋上,有的扼腕嘆息,有的搖頭長吁,再看橋下河水濤濤,洪流滾滾,小河兩邊有人在焦急地搜尋著什麼。眾人見有人騎著高頭大馬而來,都讓開橋面。曹印見木橋狹小,且大雨剛過,橋面溼滑,也不敢縱馬,只得落下來牽著馬徐徐走過。

過了橋,曹印又回頭看了看眾鄉民和那急速奔騰地河水,料想是大雨磅礴,山洪暴發,有人不慎落水了,正想前去詢問,可又想著老母還在等著自己呢,也只好作罷,復騎上馬,揚鞭離去。

到了黃大夫家,曹印剛要入門,忽見兩個人匆忙走了出來。曹印見其中一個揹著藥箱,急拉住問道:“可是黃大夫?”那人道:“在下就是。”另一人分開曹印道:“兄弟,你如無甚緊要的大病可改日再來,黃大夫要去救人性命,片刻耽誤不得。”那人說著,拉了黃大夫就走了。

既是要去救命,曹印也不便再問,只得進屋尋找母親,見屋內只有三個病人,並無母親的身影。恰在此時,三個病人起身欲走,曹印忙問道:“三位,可見過一位七旬老婆婆前來醫病?”三人搖頭道:“未曾見過。”曹印來到門外左右張望,暗思:“怪哉,與母親分別的地方離這而不遠,她老人家應該早到了,怎會不見蹤影?”

正納悶著,見那三個病人走出門來,曹印問:“你們都不等黃大夫了?”其中一人回道:“等他?有個老人掉河裡了,他這一去要救人性命,少說也得兩三個時辰,回來都天黑了。”曹印大驚:“老人?什麼樣的老人?”那人回道:“不知道呢,只聽方才來叫的李老二說,有一個老人過橋時不慎滑倒掉進河裡,劉娃、劉老鬼他們已經下水救人去了,也不知道現在救上來了沒有。”

失魂落魄的曹印踉踉蹌蹌地來到木橋邊,見眾人一臉沮喪地樣子,急抓一人問道:“落水的老人長什麼樣子,人救上來了沒有?”那人嘆了口氣道:“唉,無蹤無影,怕是早被洪水衝遠了。”曹印又急問:“她長什麼樣子?”另一人拿著一根柳棍走過來道:“我準備過橋時,看到老婆婆在橋中間步履蹣跚,她衣服溼透,頭頂一件黑衣當傘,穿著青絲長袍,握著這根柳木棍,我正想叫她小心,不曾想她一個跟頭栽倒水裡去了,僅剩這柳棍落在橋上。”

曹印聽了,頓覺頭昏腦漲天旋地轉,眾人扶住問道:“你認得老婆婆?”曹印哭道:“那是我的母親。”說罷,一邊喊著娘一邊發狂地沿河往下追去,眾人見了只是搖頭。

曹印反反覆覆在河邊搜尋了十幾裡,直到天黑也不見母親蹤影,只得戴孝批麻,燒紙焚香,對著滾滾洪流九磕三拜,只哭得天昏地暗死去活來。

眼見東方微白,曹印方才止住哭泣,靜下心來,心想母親已葬身魚腹,哭也無益,以大明律法,凡為官者遇父母亡故的,當辭官回鄉守孝三年,名為“丁憂”,今日母親意外歸天,我當辭官回家,丁憂守陵,切不可廢了法度和孝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