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那人越遊越慢,似乎已經力竭,離岸尚有二三丈遠時,人已經完全沒了力氣,整個人撲通撲通地在水中掙扎。
眼看快要沉下去了,唐海趕忙撿起一根長棍伸到那人眼前,喊道:“抓住!”那人一把搶了長棍,死死地緊握不放,唐海用力拉,待到岸邊時,伸手抓住那人手臂,猛使勁將他拖上了岸。
那人癱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揣著粗氣,唐海站在一邊細細觀看,雖然是深夜,月光下也是看得分明,只見此人臉長額方,眉濃須厚,上身**,肌肉鼓起,一看就是練武之人。
那人坐了一會恢復了些力氣,再才抬頭望著唐海,因不知是敵是友,心裡七上八下的,試探問道:“敢問義士尊姓大名。”
唐海道:“在下唐海,路過此地,無處住宿,只得夜宿荒郊。壯士何方人士,為何深夜渡河?”
那人費力地站起來,上下打量唐海良久,喜問道:“義士哪裡人?”
唐海道:“貴州。”
那人道:“莫非是十餘年前貴州巡撫麾下的指揮僉師,當年參加滎陽大會的盜蹠英雄?”
唐海頷首道:“江湖虛名,何足一提!”
那人復又仔細打量唐海一番,確信眼前之人就是唐海,慌忙跪地拜道:“在下李自成,被官軍追殺,無奈之下裸身涉水,幸遇搭救,請受一拜。”
唐海大驚,趕緊扶住李自成,仔細看了又看,道:“閣下乃義軍首領,闖王李自成?”
李自成道:“正是,滎陽大會上曾拜識尊顏,只可惜當年義士志向高遠未有聚義。”
當年滎陽大會,唐海會了十三家七十二營八十一反王,當時李自成僅是高迎祥麾下第一營掌盤子,因此在唐海心中印象不深,又加今日李自成一副狼狽不堪的樣子,故而並未認出。
唐海脫下衣披在李自成身上,復向叢林裡一招手,葉陽數人舞刀逼來,李自成大驚失色。唐海道:“闖王莫怕,他們都是我兄弟。”又對山勇等人道:“這位乃義軍首領李闖王,速拿衣服和酒食來。”
眾人聽了也都大吃一驚。
林源迅速轉出林中,不一會拿來幾件衣服、一壺酒、一隻羊腿,一張大餅,唐海又為李自成披了一件衣,將酒食送與他吃,李自成飢餓太甚,抓起就食,狼吞虎嚥完畢,兩手將嘴一抹道:“聽聞唐義士帶著幾位好漢劍遊江湖,除惡扶弱,自成欽佩,不想今日絕處相逢,豈不是天意?”
唐海笑道:“闖王過獎了,闖王殺富濟貧,乃真英雄也!”
李自成道:“大明橫徵暴斂,民不聊生,百姓皆思反叛,自成只不過承天意,順民心,振臂一呼而已。各位英雄武藝超群,膽略過人,僅僅劍遊江湖,做個赤膽義俠豈不可惜?自成斗膽邀請各位英豪高舉義旗,共創大業,不知尊意如何?”
梟龍、段七、山勇等聞言大喜,五人看著唐海,目光殷切,盼著唐海應允。
唐海神情和緩,鎮定言道:“多謝闖王美意,怎奈我兄弟數人立下誓言,破邪立正,不枉一人。唐海雖然劍遊江湖十多年,利劍之下從未有過冤魂,苟如舉義背君,免不了要攻城略地,疆場殺伐,然金戈一起,鐵馬奔騰,不知要死傷多少無辜,到頭來或許能夠大功告成,卻負了先前誓言。”
李自成聽了唐海的話,不禁皺眉沉思,唐海目光緊盯闖王,須臾不離,闖王思索良久,猛然抬頭道:“早聞義士立下誓言:破邪立正,不枉一人。又聞義士為人,善人惡我我亦善之,惡人善我我亦惡之。義士殺人,論善惡不論恩仇,論是非不論利害。今日一見,義士乃是真英雄、真君子也!義士之言,自成受益匪淺。”闖王說著對河跪拜,指天誓道:“今李自成在南沙河畔,皓月之下起誓:來日再聚義兵,破邪立正,不枉一人,旌旗所指,不殺,不淫、不掠,若違誓言,願做黃巢第二,死於亂軍之中。”
唐海嘆息道:“闖王雖有愛民之心,只怕麾下豪傑無有惜民之意。”
闖王道:“殺一人如殺我父,淫一人如淫我母,義軍中有違令者,不管是將軍還是兵士,定斬不饒!”
唐海慌忙扶起李闖王,驚異地注視著他又問:“闖王苟取神器,當如何治理天下?”
闖王道:“制律令,除貪邪,免糧賦,稅富豪,軍民共樂,天下大同!”
唐海大喜道:“果能如此,闖王必為天下之主。”
李自成道:“自成不敢奢望擁有天下,只想早日救萬民於水火,誠望各位英雄早日來聚,共襄大業,助我一臂之力。”
說罷,李自成從腋下摸出一柄短劍交與唐海道:“此破邪劍,乃歷代義軍首領之信物,王嘉胤頭領持它首舉義旗,王自用頭領持它集三十六營英雄,高闖王持它聚八十一路反王。高闖王就義後,蒙天下英雄抬愛,推我為闖王,舉破邪劍號令群雄,三年來,自成持破邪劍斬殺惡人數百,從未觸良民一毫一髮。今自成得遇義士,誠邀義士做我義軍監軍,特以此劍相贈,願義士破邪立正,匡扶正道,凡天下義軍有為非作歹者,望英雄斬之。”
唐海大驚,目視破邪劍猶豫不決,李自成又道:“持破邪劍斬人,乃是執行義軍軍法,任何人不得干涉!”
唐海依舊不敢接劍,李自成再道:“自成他日失節,危害黎民,請英雄為天下蒼生計……”稍頓了下,李自成臉色凝重,復將劍呈送至唐海跟前,正色道:“持破邪劍,斬自成首,以謝萬民!”
唐海慌忙跪拜道:“闖王如此厚愛,唐海敢不奉命!”說罷雙手高舉,鄭重地接過寶劍。
李自成既已授劍,又情真真意切切地囑咐:“更盼英雄早日持劍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