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笏劍曲> 第三四回:開封城羅空宣法,上封寺三魔拜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四回:開封城羅空宣法,上封寺三魔拜佛 (1 / 4)

1

羅空離開衡山時曾有誓言,“逢山拜廟,見寺參佛,遇難救難,隨緣度人。”因此四人也不騎馬,一路步行,苦行七天來到衡水。羅空道:“衡水有座寶雲寺,寺內有座寶雲塔,建於宋代,內供佛像,遠近聞名,我們就在衡水暫住一晚,明日一早前去參佛。”世安道:“也好,大家也都走累了。”

經過七天地疲勞旅行,斯仁早有怨言,一路上喋喋不休,叫苦喊累的,阿拉太也覺得如此行走非長久之計,但礙於世安情面,也沒有將話明說出來。

晚上住在旅館裡,這是一間大房,房內剛好有四張床鋪,熱心的店家送來開水和茶葉,世安為每人泡了一杯茶,待茶涼後,阿拉太和斯仁端起茶杯一飲而盡,羅空卻不喝,從自己的包裹裡取出一塊布,將布套在空壺裡,找店家拿來一壺涼水倒入壺中,水滿後將布的四角拎起,讓布中的水慢慢浸過流入壺中。羅空將布放在水中沖洗幾下再擰乾收回,又將裝滿涼水的壺送到店家那兒,請店家燒開後再送來泡茶。

羅空怪怪的舉止讓阿拉太、斯仁和世安大惑不解。

“大師,你這是幹什麼?”斯仁問。

羅空專注於自己的這一切,沒有注意到三人的詫異,斯仁這麼一問,再才抬頭,發現三人眼神怪異,忙解釋道:“佛經中說,一缽水中有四萬八千蟲子,生喝此水,跟殺生毫無二別,故而菩薩戒中二十八輕戒裡就有一條‘飲有蟲水戒’,出家人喝水應當飲用無蟲的水,否則就是殺生,我用布過濾水,將可能存在的蟲子濾掉,使其不入壺中,然後用水沖洗,將布上的蟲子洗回水裡,送他們重返家園。”

羅空平淡地解釋,似拉家常,可阿拉太、斯仁、世安三人卻大受震撼。斯仁道:“大師,如你所言,我斯仁豈不是天天殺生?”羅空道:“阿彌陀佛,豈止是你,眾生造下無邊罪業卻不自知,可悲、可憐、可嘆!”斯仁本有怨言要吐,今見羅空如此慈悲,滿肚子的苦水也不好意思倒了。

羅空照例拿出一本《地藏菩薩本願經》輕誦起來,店主送來開水,世安為羅空泡了一杯茶放在桌上,隨手輕輕地翻開羅空放在桌上的另一本《佛說三世因果經》,也專心地看著。阿拉太好奇,湊近羅空想聽聽他在唸什麼,只聽他誦道:

慈因積善,誓救眾生,

手中金錫,振開地獄之門,

掌上明珠,光攝大千世界,

……

阿拉太又來到世安這邊,只聽世安輕聲念道:

眾生自悟自度,哪見佛度眾生。

淨心便是淨土,正直便是佛尊。

阿拉太悄聲問世安:“只聽說佛度眾生,怎麼又道‘眾生自悟自度’?如果自悟自度,那還要佛幹什麼?”世安也不明白:“我也不懂,在少林寺三年,我就沒讀過經書,整日只知道練武,曾記得王善道長說過,少**僧不念佛經,很可能會走火入魔,武術越高,魔性越強,對人世危害越大,如今別人叫我們魔王,莫非我們已經入魔了?”

這時羅空誦完經文,端起茶杯喝茶,阿拉太趁機問道:“大師,可否向您請教?”在醫館時,阿拉太借請教為名企圖戲弄羅空,但這次卻是真誠求教開示。羅空喜道:“你有心求佛,可喜可賀。”

“經上說‘眾生自讀自悟,哪見佛度眾生’這與‘佛度眾生’不是自相矛盾?”阿拉太問道,世安也專注地等待羅空講解。

羅空道:“所謂佛度眾生,其實是指佛傳授佛法給眾生,無明眾生按照佛留下的方法去做,自修、自悟、自度,只要有恆心,做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即可斬斷煩惱,獲得解脫。所以,雖名為佛度,實為自度呀。”

羅空說完,又自念道:

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時度此身。

羅空道:“人生短暫,世人看不清一切皆是虛妄,爭名奪利,失卻真心,不見佛性,到頭來全是一場空。”

阿拉太又問:“大師,極樂世界看不見摸不著,既然人生短暫,何不及時行樂?”

“諸法皆空,樂也不實。所謂至喜不喜,至樂不樂,只有看破紅塵,尋回本心,方能得到不喜之喜,不樂之樂,這才是真正的喜樂。”

阿拉太問道:“那如何才能成佛呢?”

羅空道:“空中見**非色,色裡見空方成佛!”

阿拉太聽不明白,更問道:“如何色裡見空?常誦經文,勤拜菩薩可有功德?”

羅空道:“心中無佛即是佛,一心求佛難成佛!”

2

寶雲寺規模不大,卻是衡水名剎。羅空、阿拉太、斯仁、世安四人在寺內各處參拜後,又來到高達十餘丈的寶雲塔下。寶雲塔又名“擎天柱”,內供佛像,羅空等人禮拜完畢後已是晌午,四人離開寶雲寺準備回城。

剛出寺門,斯仁就喊肚中飢餓,羅空道:“世安,我包裡帶來三個饅頭,取來給斯仁吃吧。”“我不吃我不吃,又乾又硬的,我還是回到城裡去吃飯。”斯仁一聽要給自己饅頭吃,趕忙擺手推卻。

世安早已摸出一個饅頭,見斯仁不要,就順手遞給羅空,羅空接了,世安又取出一個遞給阿拉太,阿拉太本也餓了,但是看了看饅頭,又沒了食慾,搖頭不要,世安只得將饅頭又放回包裡。

說來也巧,羅空剛剛吃完饅頭,就見路邊有一衣衫襤褸的乞婦,正有氣無力地敲著一戶人家的門,許久不見有人開門,老婦顯得極度失望。羅空趕緊讓世安取來剩餘的兩個饅頭,拿著饅頭走向老婦,老婦人見羅空送來食物,眼睛一亮,接過饅頭連說謝謝,一邊大口大口地吃著饅頭,一邊喜滋滋地走了。

羅空蹲下腰撿起一小塊饅頭皮,在地上左看右看,將饅頭皮輕輕放在路邊的草叢裡,然後繼續前行,邊走邊嘆氣。世安問道:“大師為何哀嘆?”斯仁笑對阿拉太道:“大師真奇怪,將饅頭皮撿起來又丟下,不是浪費力氣麼!”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