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英雄出少女啊!
顯金被表揚得若坐針氈——她怎麼這麼不相信,喬徽對她評價會這麼高呢?
顯金一邊“嘿嘿嘿”訕笑,一邊啜了口茶。
嗯,福建出的武夷紅茶,真是好茶。
喬放之放下茶盅,手隨意擺放在四方桌上,言歸正傳,“二郎說,陳記為學生專做了一種紙,能夠輔助學生習字練字——今日您過來,恐也是所為此事吧?”
顯金從懷中摸出一卷田字描紅本,雙手奉上,“做工粗糙,您看個大概。”
喬放之開啟看,一看就懂。
描紅規定了寫字位置,格子裡的四條斜線幫助學生確定字型結構。
確實是.開蒙寫字的好物。
不過
喬放之掩住描紅本,笑了笑,“您東西是好東西,構思也巧,唯獨一點——咱們這兒不合適用。”
陳箋方起身為恩師斟茶。
喬放之抬眸看陳箋方,語聲輕鬆,“二郎你先別急。”
陳箋方抿抿唇,長睫微動。
喬放之繼續解釋,“.你這個本子,合適初開蒙的童生。童生們剛拿筆,正是練大字的時候,寫字的手感還沒到位.青城山院的學生或秀才或舉人,讀書寫字均有一定年歲,著墨壓根無需這幾根線幫忙。”
陳箋方輕聲道,“學生記得,咱們山院每年都會從各小路、村落招收剛開蒙的儒童”
喬放之敲了敲陳箋方的腦門,“你這孩子!”
又同顯金細說,“二郎沒說錯。山院每年會從南直隸及周邊府州招收一批剛剛開蒙的儒童,名額不多,一年不足十人,可這些儒童均家貧無財,實在無力負擔陳記出品的紙張。”
家裡有錢的,只會請先生開私塾啟蒙,不會送到山院學堂來吃大鍋飯。
只有如博兒,或那個孫順,在家裡啟蒙了一段時間,想衝擊院試考秀才時,才會送到與學府、官府關係良好的山院來吃題。
青城山院每年招收的貧家儒童,都是年歲極小,天賦極高,很有衝擊兩榜希望的人才。
家裡供養不起,山院接收,結一門雪中送炭的情誼,甚至若這群儒童破五關斬六將,一路高中,山院也承認,他們讀到哪裡便供到哪裡。
這些情況,顯金昨日便聽陳箋方詳細介紹了。
而她年前在山院門口賣盲袋時,也曾撞見過一個對陳記紙張充滿渴望卻只能倉皇而逃的幼小童生
顯金胸有成竹地笑了笑,目光如炬,“這些本子,陳記免費贈予青城山院的貧困童生使用,直到他們有能力自行支付——對此,陳記只有一個請求。”
喬放之放下手中的茶杯,有些意外,“您說。”
顯金笑了笑,清淡上挑的眉眼陡然變得濃烈生動,“青城山院每月月考後,請將這群儒童用陳記描紅本習字的卷子,張貼在山院大門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