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在兩點半也是草原上秋季最熱的時候,無人機傳輸回來的畫面裡出現了靈動的小腦袋。
劉偉朝著眾人揮了揮手,“都過來,有發現!”
眾人擠了過來。
由於距離太遠了,在加上一些植被的遮擋,無人機只拍攝到了黃羊的頭部和背部的皮毛。
“這是黃羊嗎?”有人問道。
劉偉指著畫面上的小腦袋科普道,“中華對角羚的羚角是很好分辨的,這是一隻雄性的中華對角羚,和很多蹄類動物一樣,只有雄性才擁有羚角。
你們仔細看,它的羚角下半段粗壯,近角尖的位置顯著內彎而稍向上,末端形成相對鉤曲,這是中華對角羚羚角獨有的形狀,如果你們有興趣可以去收集一些長角的動物來對比一下,你們會發現各有不同。”
“66666”
“這麼遠的距離,憑藉一對羚角就能判斷它的種類,不得不說,阿偉太厲害了!”
“都是細節啊!平時有誰會刻意去對比羚角的不同?”
花神送出超級火箭x1
隨風而去送出超級火箭x1
老鷹捉小雞送出火箭x2
……
“感謝兄弟們禮物支援!”劉偉繼續和幾位年輕人探討,“除了羚角外,你們再看畫面中拍攝到的中華對角羚背部的毛髮。
它會在秋季末尾的時候換毛,而現在的季節,中華對角羚身上披著的還是夏毛,短而光亮,沙黃色中帶著楮石色,與周圍的環境對比,非常明顯。
內蒙古地區牧民飼養的羊的常見品種有十三種,分別是蘇尼特羊、烏珠穆沁羊、察哈爾羊、烏冉克羊、阿爾巴斯羊、烏拉特羊、杜蒙羊、西旗羊、杜泊羊、小尾寒羊、敖漢細毛羊、巴美肉羊、內蒙古細毛羊。其中沒有任何一類品種的毛髮與之相似,所以我們首先就能排除是牧民的羊。”
“臥槽,這都知道,阿偉就是行走的百科書啊!”
“看了阿偉這麼久的老粉絲,我表示這屬於基本操作!”
“還有什麼我阿偉不知道的?”
“阿偉,來給兄弟們講講戀愛的味道,壞笑!”
“哈哈哈哈,你存心的吧,知道阿偉還是個單身狗!”
“這個梗,我能用一年!”
“你們這幫逼太壞了!”
劉偉看著彈幕笑了笑,回頭對工作組說:“無人機顯示直線距離兩公里左右,我們抓緊時間,走過去應該不需要多久!”
一直在聽劉偉分析和講解的年輕工作者們被他的知識厚度征服,突然來了幹勁兒,加快了腳步跟著劉偉靠近中華對角羚。
&a;lt;sript&a;gt;&a;lt;/sript&a;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