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寇正讀書,自潘原縣衙藏書庫裡借來的書。
這是成書於宋朝,仁宗皇帝年代由天章閣待制曾公亮、工部侍郎參知政事丁度等人合纂而成的軍事理論大著作。
即《武經總要》。
李寇手中拿著的只是上集,總共有二十集。
這正是李寇所需要的兵書。
他不懂軍略,哪裡知道甚麼行軍打仗。
可是李寇知道要懂軍略須先知軍,也就是當前社會的軍事制度和作戰特點。
而自仁宗朝時為了使文武官員尤其邊境官員熟知武備之事,幾乎刊印下發到縣衙以為倉鼠的《武經總要》正是他最迫切需要的書。
李寇在縣衙藏書庫裡找到此書,見蛛網已結滿是蕭索心下很是不是滋味兒。
他問過押司,取來讀沒有問題才帶回住所。
燈下李寇正通讀部隊編成、行軍宿營兩部。
他暫且不懂甚麼陰陽天象,大略算是知道一些地理,尤其對裡寨之處的地形尤其瞭解,暫且還顧不得其它,只要知道如何安營紮寨佈置崗哨才是正理,因此這兩集對他來說便是寶物。
書上說,安營紮寨需要具體照顧陰陽地理,李寇理解為是對當地天氣規律和地形特殊性的掌握,如何在平原安營,如何在山下紮寨,如何利用河流而不被河流約束,如何保證敵人偷襲的時候給我軍留下足夠多的反應時間。
這在李寇看來才是他目前最迫切需要的教育。
李寇看的很入迷,一邊看理論一邊手畫出地形。
他在思索如何在自己的家鄉山中安營紮寨。
忽然,後頭有低沉的笑聲道:“大郎真是讀書種子。”
李寇回頭一瞧,慕容彥達不知甚麼時候到了。
“你看。”慕容彥達壓手笑道,“聽人說大郎自藏書庫中借了兵書,我來看下有無收穫,如何,”他拉一張椅子坐下,戲謔道,“這殘缺的《武經總要》看得可慪火麼?”
李寇奇怪地翻一下書本,這是刪節版的?
慕容彥達恥笑:“這些個文人出身的知縣知州懂甚麼行軍的道理,不過應付上官考察而已了。”
他伸手拿過那兩集兵書,看一眼便搖頭。
“我書房裡有家傳的《武經總要》全集,”慕容彥達踟躕一下慷慨地道,“另有一部《武經七書》,且拿來,”他吩咐跟在外頭的老院子,而後與李寇正色道,“然,此書為家傳,乃先祖筆跡,只好借大郎先讀,輕易不可示人。”
他拿起筆墨放在一邊又笑吟吟地道:“大郎勤奮為兄多不及也,抄吧,以大郎的聰明智慧,這兩部兵書也只是啟蒙爾。”
李寇起身正容施禮,這可是真欠下慕容彥達天大人情。
慕容彥達擺手笑:“你在北原立寨必定要用得上的,不必再客氣。”他稍稍遲疑一下當即問道,“為兄也有一時要問大郎,依你之見涇原路局勢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