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往床榻上面一倒,扒拉開被子趴在上頭,不知怎麼的,就是笑得停不下來。
她在想,倘若那小子成了豬頭,又不知比真的豬頭小到哪裡去了。
這好笑的嗎?
她覺著可好笑了。
李寇可一點也笑不出來,他怎麼想都沒有更好的對抗天災的法子了。
“沒有辦法應對天災,那也只好解決人禍。”李寇在燈下斟酌,他有解潘原乃至渭州蝗災之災的辦法,這個辦法便是資源調配,“宋代朝廷不打硬,若不然,調集別處的糧食,緩解渭州糧荒才是正事。這樣的行為,在千年之後我們的國家那是理所當然的事,不那樣做反而成了異端。然而,在這個時代,便是要救災那也在大規模災難發生之後,百姓流離失所聚眾逃荒之時,這是折彥質與慕容彥達的說法,想也是宋代救災的常態手段,然而,到這時人口劇減餓死者數以百千計,這原本是可以避免的啊。既然官府不給力,那就要用民間的手段。”
李寇的手指在桌子上寫出兩個大字:“糧行。”
行政手段在這時不要盼,那就用經濟手段解決問題。
但,他知道糧商的德性,封城之時張大尚且以土充糧,蝗災之後這些糧行還能平價銷售麥子?
便是他們平價銷售,恐怕也是吃出問題的麥子。
這種事情可以阻止嗎?
李寇認為,堅決可以阻止的。
不但可以阻止而且還可以變壞為好。
“這個時代的賑災工程就很適用。”李寇心中暗暗想道,“然,我既不想看到災民流離失所,也要在這個時候拿到足夠的好處,一為人口,二是人心,那就必須儘可能多的救人幫農戶,乃至收容別的地方逃荒而來的人。”
一個問題擺在他的面前。
他手頭只有那麼一點錢,便是空間裡的物資拿出來變賣怕也……
嗯?
李寇揚眉從椅子上站了起來了。
那些物資定然是夠買很多糧食的,然而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他若拿出這麼多的現代工業產品,縱然他捨得可旁人尤其那些達官貴人願意讓他去換糧食?
他們恐怕要千方百計巧取豪奪。
謀身,而後謀大業。
李寇緩步踱步到窗沿下,看著黑漆漆的夜,他不由想起馬姑娘的如畫笑靨。
她若能幫的話,或許能成功。
可……
“不能,拖累人家幹甚麼。”李寇一拍窗臺,“災,我必救之;人,我必收其心;事必為,然不可連累旁人,仔細想一想,辦法必定是會有的!”
剛想到這,外頭黃述笑一聲報道:“郎君,忠伯奉馬姑娘命來看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