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長?
“正是蔡京。”馬姑娘在燈下原本有些雙頰微暈但聽到這三個字時勃然變了臉色。
她聰明至極安能不知對方來意?
只不過她倒是對前途很不緊張。
她說對方來意只在西軍。
馬姑娘對西軍極其瞭解,她清楚西軍將校根底。
折家種家本是將門何須攀人?
何況這兩家如今與童貫有些來往。
“國朝伊始這些將門便紮根關西,皇帝換了一個又一個,宰相換了一茬又一茬,折家種家何曾退出過西軍的頂層?便是西賊為國朝所誅,將門還是那個將門,若想替代將門,唯有先作將門。可在西軍當中要作將門須先有大錢,有土地,一個新興的將門崛起必然要先成大戶,有錢,有糧,方有軍卒,只是律法不容依附其它一如前朝。你看折家從此處調到彼處,種家從陝北調到關中,可他們在軍中的控制力,依然紮根在最基層的軍卒中,凡有西軍處必有他們的人,有他們的人便能控制一地錢糧,因此他們只是怕調離而不懼倒塌,西軍倒則國朝亡,此定理!”馬姑娘在燈下為李寇細說局勢。
李寇道:“他們怕是調來調去後繼無力?”
“有這個理由,更多的卻是在別人家的地盤上引發將門彼此衝突。”馬姑娘見他眉眼轉動便知這人用心。
李寇在想“取而代之”的事。
但將門似乎也不是很好對付。
趙家的皇帝一代一代對付這些將門,到如今石守信家倒了潘美家倒了可西軍將門依舊掌握西軍。
這必然有西軍將門過人之處。
最重要的只怕是暗中控制著關西的經濟。
有此基礎何懼朝廷調動?
畢竟,他是明白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個道理的啊。
要替代關西將門,則必定要從經濟基礎動手。
李寇心裡想,於無人出安營紮寨徐圖發展最好。
“先借助西軍將門的人情,紮下一個牢固的根據地,而後利用西軍將門與朝廷的矛盾,擴大這個根據地——這塊根據地裡經濟必要我自己掌控,而後便是潛移默化實施教育,人心在我則便是打游擊戰也有人跟隨,待亂世到了便有重振山河的機會。”李寇心道,“我本是鄉村一小官僚,懂些人心,知道大勢,然治理天下者,若橫空降臨則根基不牢,以我手握的資源,先以一村寨之長,消化親自建設的村寨,而後尋求掌握一縣,一州之地位,步步穩打則基礎牢靠至極,如此,便是席捲天下也有穩定的後方。”
但目前先不急著與將門爭鬥。
蔡京遣人來此必有深意,不為利則為西軍的支援。
利,只怕著眼在琉璃。
支援,便是相位穩定。
那麼……
忽然,李寇請教馬姑娘關於京師的事。
馬姑娘見他對蔡京極其忌憚,便講京師如今的形勢。
天子趙佶是個浪蕩子弟,民間雖有“端王不可為君”的傳言但那廝也是個權謀人才。
他先利用蔡京解決阻撓皇位穩固的章惇等人,又炮製黨人之爭使大臣無由扯他皇帝的後腿。
待大臣終於分出勝負,趙佶的皇位以固若金湯。
這時,趙佶便以蔡京為相讓他去吸引目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