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斫宋> 第三十七章 渭州瓷慫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七章 渭州瓷慫 (1 / 4)

站在渭州知州府衙門外,李寇有一事不解。

他請教朱文:“不是有憲司嗎為什麼要到知州府衙告狀?”

朱文道:“大郎可知國朝官制?”

李寇道:“我要知道怎麼會問你。”

朱文道:“那就是了,大郎須記住國朝分路,也是有不同分法的。政區之路,與軍事之路截然不同。我們所謂涇原路、河湟路,乃是軍事分法。若以政區而言二路只是一路,便是如今的秦鳳路。若在早些時候,神宗朝之前,我們所在的秦鳳路,與如今的用永興路,還是沿用太宗朝分法,叫陝西路。大郎若知唐代的道,便知如今的路了,大略都是一樣的。”

李寇哪裡知道什麼道,但他看《神探狄仁傑》時聽過“江南道”“河北道”乃至“劍南道”的說法。

“這有什麼不同?”李寇請教。

朱文笑道:“唐代的道,只是監察的權責劃分,權力分化並不很嚴。太宗朝廢黜唐代的道,蓋天下十五路,以轉運使監察。仁宗朝設京畿路,又河北四路,遂有十九路,神宗朝後期,又增設四路總共二十三路,秦鳳路與永興路便是那時設立的。不過這時的路,權責以清除劃分為四,以軍司統管民政,以漕司統管監察財稅,又以憲司管刑名,以常平倉管義倉救恤。此所謂經略使、轉運使、提刑按察使、提舉常平使四司。”

李寇明白了,只是莫非四司之上沒有統管協調的嗎?

朱文道:“有遙領的檢校之類。”

李寇凌亂至極,讓讀書人也搞不懂的官制用來做什麼?

只是防範外官造反不成嗎?

可他還是不明白讓經略使管離婚的事情,這不應該是憲司管的嗎?

“經略使上馬管軍下馬管民,何況秦鳳路軍司有二,河湟路經略使管西邊,涇原路經略使管東邊,憲司卻只有一個,或在涇州辦公,或躲避轉運使去了秦州,誰知道呢。不如都交給經略使,何況渭州的憲司衙門,是在知州手下辦公的,知州自然有問責訴訟的責任。”朱文半天才說。

李寇嘆道:“看著是經略使執掌大權,到處又都是掣肘的,又以州事拖後腿,想要經略涇原路還真不是容易的事情。”

張小乙插嘴說了一句“平時倒是有各司盡職盡責”。

也便是如今各司不盡職盡責了?

李寇又請教:“此時不能交由平涼知縣處置嗎?”

張小乙悻悻然低聲罵道:“那廝是個滑頭怎肯這時鑽出來,何況他也要高升了,灑家聽人說甚麼京東東路還是哪裡,有個什麼青州知州是欠缺的,那廝資歷夠了,正在設法調遣,走的是蔡相公的路子。”

莫非是蔡京?

李寇只知道姓蔡的有這樣一個當過宰相的人。

張小乙又說道:“此案在諸司看來事關重大,知縣問案怕也問不出個所以,索性推到經略相公眼前了。”

那是的確想教折可適左右兩難。

一邊是供應軍糧必定要穩妥,一邊又是什麼“無子即可出”的規矩。

李寇心裡道:“看民間的想法折可適倒是個了不起的人才,他安排推舉兒子上位的手段迅速至極,想來平時也是個虎狼之將,只是此刻身體不好這些手下便敢公然逼宮,健康果然是革命的本錢。”

他隨口與張小乙說道:“那也見經略使民心所向。”

正說著,白雪覆蓋下的州衙大門開啟。

李寇極目望見院內有好幾進院子,最前頭的院子裡兩邊有遊廊,對著大門的是電視劇裡看到過的公堂。

“那是諸司問案的大堂。”朱文道。

他也正在奇怪,諸司問案的大堂上如今已經坐滿了人。

看那滿堂的藍袍綠袍官兒,不見有一個紅袍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