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登等人瞧著稀奇,只是他們的目光都在那兩個玻璃瓶子上。
梁登畏手畏腳伸手要摸一把裝椒鹽的瓶子,李寇索性推給他自己看。
“真是寶貨!”梁登用袖子襯著才端起來在等下詳看著。
李寇風捲殘雲的吃相也無人恥笑,倒是朱文儘管餓極了也能略有些斯文,又教那掌櫃的高看了兩眼,忙吩咐幫閒:“莫看了,那是寶貨,快去打些麵湯來。”
李寇道:“正是這般吃法。”
一頓好生吃了,李寇又摘烤肉一點,就椒鹽吃兩口便不再多吃。
那幾個小心翼翼放著玻璃瓶,梁登小心問“售價如何”。
這是個知曉銅錢難掙的商人,他只問價格並不貪心。
李寇不說,看朱文還在吃,便從口袋裡捏出一點茶葉——三十塊錢一斤的鐵觀音,商店裡多的是——又讓幫閒衝一杯茶,端在手裡與那梁登談:“梁先生做什麼營生?”
梁登道:“可不敢當先生這麼個稱呼,少君叫我梁大就好——我是華亭縣的,家裡做些賣碳的營生。”
華亭縣那是後世甘肅最大最好的產煤區,而且還是優質煤那樣種的。
李寇道:“去歲入冬以來天氣寒冷,想是生意不錯的吧?”
梁登長嘆一聲拍大腿道:“少君哪裡話,咱們渭州的碳,燒得快,不耐顛簸,除卻軍器監倒是較看重,尋常人家哪裡買得起。這幾年鄜延路的碳緊俏的很,咱們華亭縣的碳,也只有渭州諸縣官宦人家買去用,尋常百姓,秋日上山砍下柴火,只消要一個寒冬不凍死便好,哪裡來錢買那石炭,何況燃燒太快尋常人家不愛。”
李寇暗忖:“這是解決生存而不得的時代,以後世燃燒值來看,華亭煤炭燃燒值更高,只是燃燒快了用的也多,當然不為尋常人家所愛。”
不過他倒是想要這燃燒值更高的煤炭。
寒風吹來門簾晃動了,李寇往外看,這時外頭街路早已被大雪所覆蓋,只是風也不是那麼冷了,畢竟春到了的季節了。
李寇道:“梁先生日產石炭多少?”
梁登喜道:“少君要用碳?”
李寇道:“今歲置業明年必定要過活。”
梁登不由失望道:“灑家那小碳坑日產也有十石,往來也要兩三日,加上路上花銷,一月送三趟,也足夠一家用三年了。”
李寇道:“不定來年村裡人多——”
這話一說,朱文當即道:“大郎要立村寨嗎?”
李寇並不知村與村寨有什麼區別,於是推說“還在考慮”。
梁登好心勸道:“縱是有錢要立村寨,也不能使戶戶用碳,一石石炭不過一戶人家一月之用,縱然少君有錢怕也支撐不起。”
李寇問:“一石有多少?”
“古量法稱四均,國朝初年演算法,一石當有二斛,合十鬥,又一百升,如今有產者收租,官府收租,無不以私鬥算,因此無法準確說有多少,只當有百三十到四十斤。”梁登笑道。
李寇道:“也只怕是不夠半月之用的,省些也只是半月。”
幾個人紛紛側目而視心下驚訝,這人過的都是什麼日子?
一石石炭竟也不過半月之用,渭州的奢遮人物也不過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