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岐近日來確也是感受到自己在朝堂之上,勢單力孤,加之康王走後,朝中屬官各擇其下,將軍侯南宮遠素來強硬,追隨於他的多半是武官,又手握兵權,不可不懼。丞相白麓雖為長姐,但也深知她的心思,白氏一族本就根深蒂固,這些年來朝中文官多依附於她,可謂如虎添翼,面上與自己相敬親厚,若有觸及她的利益,便絲毫不把自己放眼裡,彼此只可相互利用罷了。細細想來,昃離平日便不入朝,對朝局自不敏感,況且他畢竟乃大祭司,又有與康王的關係,他若可肯入朝幫襯自己,那便可與南宮遠和白麓有抗衡之力。
昃離見白岐低眉思考著,估摸著白岐已然動心,只是需要些時間來醞釀罷了,又或是缺少一個機會,自然是急不得,便起身道:“岐侯,日理萬機,就不多叨擾了,若有什麼事需要臣代勞儘管開口便是”。
白岐這才從思緒中出來,道了聲:“好,你先回去休息吧”。
“謝岐侯”,昃離作了個告辭的手禮,便退了出來。
白岐覃思了幾日後覺得讓昃離入朝甚好,但對於昃離是否願意並沒有十足的把握。這一日白岐坐在中天殿裡殿臺一側的鳳椅上,聽著中天殿裡眾人的念著各自的呈報,都是些無關緊要的瑣事,聽得越來越滿不經心,看著旁邊空空的王座,有些出神。
丞相白麓提出擢升學士花縠為公主師,甄選重臣的子女入宮作公主伴讀,不少人開始附議,白岐聽著目光落在白麓身上,心想果然已經開始謀劃了麼,主意都打到公主身上來了,心中不悅道:“公主尚幼,授業恩師需得慎重考慮,至少伴讀可慢慢甄選不必急於一時”。
“岐侯殿下,公主之事關係國本,皆是大事,還是儘早安排得好”,白麓絲毫沒有在意白岐的不悅,但還是一力勸說著。
白岐臉上卻不敢多作表示,心裡更是腦火:‘好一個長姐,花縠是你什麼人難道我不知道嗎?所謂甄選伴讀不過又是想把白氏一族的男子早早安置在公主身側罷了’,想到此處,更加堅定了要讓昃離入朝的想法,便道:“康王殿下日前提及讓大祭司昃離入朝議政,本侯覺得甚好,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南宮遠首先站出來道:“大祭司執掌國之祭祀,得天授意,才思超群,為人公正,入朝議政乃是國之幸事,臣極力贊同”,說完還不忘挑釁的剜了白麓一眼。
聞言,堂下眾人不少文武官都開始附議起來,紛紛表示贊同。
白麓見此情況知道勉強反對不好,且不說是否真是康王鄢莫羽提及,光憑岐侯與南宮遠贊同,此事便不可逆轉,咬牙回瞪南宮遠一眼道:“岐侯殿下,我聽聞大祭司素來不喜朝堂之事,恐怕不願日日入朝吧”。
“此事,我已與大祭司商議過,他亦允諾”,白岐說完看了一眼白麓,一抹不經易的笑容在嘴角浮現,“眾位若無異議,本侯即刻下詔,大祭司昃離明日起入朝議政”。
朝議罷去,白岐便離開中天殿回了御策殿,揮筆下詔用印著人送去大司命宮。
大司命宮昃離早就接到今日朝議的訊息,待接到詔書時,只是淡然一笑:‘不曾想此事居然如此順利,看樣子各方的角逐已經開始了,不過今日還得多謝南宮遠的成全,卻不知他到底又是作何想’。想著這些,昃離收了詔書,讓允將晚膳安排在櫻歡苑,此時只想去看看小月兒。
次日卯時不到,昃離便起,梳洗一番,換上大祭司專屬朝服,看了看鏡中的自己,心中唸到:‘這大祭司朝服還是前些年鄢莫羽著人為自己量身做的,穿得次數不多看著暫新,以後怕是要常穿了’。待準備妥當,昃離便出了大司命宮,樊掌事已經準備好了車馬在門口候著了,上了馬車,便往王宮方向去了。
大祭司昃離剛開宮門口便遇到了將軍侯南宮遠的馬車,兩人相視一笑,先後進了王宮,下車後兩人便開始交談起來。
“昃離謝過南宮將軍”,昃離拱手謝禮。
“大祭司何必客氣,你我本該是自己人不是”?南宮遠爽朗的笑起來。
“南宮將軍說得是”,昃離順著他的話回答,一起並肩走進了中天殿。
不少官員已經到了,分兩側站立,火鳳因是女尊之國,以右為尊,文官居右,武官居左,白麓和南宮遠分庭抗禮位居兩側之首,昃離一時之間不知該站於何處,只好居中而立。
白岐從殿後側出來時,便見著堂下昃離尷尬的處境,開口道:“大祭司今日第一天入朝,不如就近殿臺聽政吧”。
“是”,昃離點頭答應便往殿臺邊走去,剛跨出一步就為難了,仍需選擇左側還是右側,只好慢慢挪著,一臉糾結的看著白岐。
白岐看出了昃離的難處,一時也難以決斷,不單是左側或是右側的問題。
昃離一邊思考著一邊向殿臺方向走去,最後決定走到殿臺下的左側站定,正好處在白岐的鳳座下方,白岐看了一眼昃離,滿意的笑了笑,覺得昃離選擇這個位置的意思便是與自己在同一陣營裡,只有昃離心裡清楚,並非如此。
朝議上的眾人看著這情景,多數心裡都有了掂量,三方力量的較量開始了,都有些小心翼翼起來。
比起白麓的瞠目來,南宮遠的表現要平靜得多,心中雖說有些疑慮,但還是因昃離與鄢莫羽不一般的關係而選擇相信自己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