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荷笑了笑,站了起來,走到她的身邊。
“這包子雖然不錯,但我覺得您可以做的更好一些。
您知道做包子之前,面要經過發酵嗎?”
這年頭還沒有酵母,發酵純靠自然發酵。
林小荷把發酵的辦法告訴了她,大娘一臉疑惑。
“姑娘,您咋懂這麼多?”
柳玉兒掏出一塊碎銀子,放在了大娘旁邊,摟著林小荷的肩膀嘻嘻笑道:“大娘,這你就不知道了。
你面前這位,就是荷花村的林小荷!
您賣這包子,最早可是她弄出來的。
別看她年紀小,廚藝特別厲害。”
大娘這才驚為天人。
荷花包的由來,賣包子的都知道。
荷花村傳出來的,並且這種吃食一出現,就受到了大家的歡迎。
尤其是碼頭那些扛大包的工人,最是喜歡。
現年頭大家賣包子也講究貨真價實。
皮薄餡多,兩個拳頭大的包子就能吃飽。
可以說林小荷弄出來的包子,養活了一大批小商小販。
林小荷在吃的方面從來不吝惜賺錢的辦法,有人需要,學去也就學去了。
只有這樣,廚道才能快速的發展。
每個人都敝帚自珍,生怕絕學被人學去了,可以理解,但不提倡。
反正林小荷覺得自己絕學太多了,隨便拿出一個東西,就能改變飲食界。
幾個小丫頭逛了小半天,柳玉兒更是買了好多東西,都是布匹以及胭脂水粉之類的。
當然,這些是給林小荷的。
“這些是給我乾孃的,回頭給她做幾身衣裳,你別忘了告訴她,是我給的。”
柳玉兒對林小荷似乎有些不放心。
這個女人不是個好人,說不定就把自己的功勞給黑掉了。
林小荷翻了個白眼:“別瞎叫,我娘又沒認你這個幹閨女。
你現在什麼都有了,怎麼還跟我搶孃親?”
“哼,乾孃疼我,早晚會認我的。
到時候,我就是你姐姐了!
來,叫聲姐姐來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