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生一,衍萬物,為天下母。天下道門是一家!”
葉玄禮遇接見太玄天宗宗主風清揚時,首先說的一句話,當天便是已經天下揚。
天下道門是一家!
有此聖言在,便奠定了七宗峰會的基礎。
聞聽天下道門是一家的聖言,各宗也再無疑慮,都先後如太玄天宗風清揚那般,前來萬古宗與葉玄結緣,與萬古宗結緣。
七宗峰會的日程安排,逐漸在商定之中,天下踮腳引頸以待盛會。
……
一月之間,葉玄閉關專心編纂,編纂出十本語文啟蒙之書,刊行天下!
朗朗上口的詩句,不止獲得天下讀書人視為文道聖典,奉為文道才氣圭臬,在平民之間,也是大道風靡,掀起學新聖新典的熱潮。
新聖之言,不再是之乎者也的晦澀難懂,不再只能夠是當世鴻儒才能夠講道解讀的專屬,就算是年逾花甲的老婆婆也能夠聽懂,聽了幾遍,便是能夠吟誦的大雅大俗。
這個時候,世人才是知道,原來詩詞歌賦還可以這樣寫。
言不必之乎者也,詩不必樂府!
世人見識到了花甲老婦也能夠明白,也能夠領悟,也能夠陶醉其中,很快就能夠背誦領悟的膾炙人口的詩句,這等大俗。
也見識到了什麼叫做大雅的氣勢磅礴,文氣濤然,岳陽樓記,滕王閣序,六國論,正氣歌,早已成為讀書人心目中不可再超越的經典之作。
大雅,大俗,雅俗共賞,天下間,無論曲高和寡,還是陽春白雪,都可以遍佈郎朗的讀書聲聲。
九鼎書院的氣運,也隨著天下人共讀書,讀出入品的文道才氣,氣運暴漲。
當然,讀新聖之典,天下文氣彙集,那暴漲的都是新聖文道氣運!
新聖文道氣運日日暴漲,舊聖文道氣運日漸衰落,如此此消彼長之下,新聖文道氣運和舊聖文道氣運氣運強盛逆轉之日定然不遠。
氣運逆轉之日,定然是文道法則重立的那一日。
隨著那日的日漸臨近,九鼎之光,金光沖天,開始終日不息。
天下共蒼生的蒼生鍾早晚自鳴,這等異象連書院文廟之中閉關悟道的歷代師祖都沒有見過。
一個個都是用心參悟,想要搞清楚這九鼎和蒼生鐘的異常,到底有什麼預示。
講道之日,如約而來,葉玄在書院為書院諸多聖賢,聖子,學子開壇講道。
講新道!
道講九字,德,智,體,美,勞,此文道新道五道,另亦有講大道共理,參悟不止可以文道封聖,更可證無上大道的四字真言,正,中,仁,和!
諸多聖賢早就對葉玄新先聖之道真言四字,求知若渴,望眼欲穿!
“正以中,中以正!正非必中,中非必正!正必中,中必正,必偽道也!是謂,正是中,正亦不是中。中是正,中亦不是正!正中之辨,度也,道也!”
“仁,道之性也,道生於虛無,卻蘊育萬物,日夜不息,運轉天地,何故?道之仁也!”
“和,序也,質也,道法自然也!道法自然,自然道法,必和!”
“以仁求和,必不得!以和求仁,必不得!唯超然之上,迴歸大道本心,便可求仁得仁,求和得和,再無惑也!”
葉玄講道之時,紫氣東來,霞光漫天,雲湧遍佈青雷乍現大道真機,三天不散!
是日,在一片金光之中,在葉玄的講道大道真機之下,書院九鼎自崩解,重歸天下相印。
數萬枚相印,形狀不同,材質不同,玉印,金印,銀印……都懸浮在金光之中,自身靈光大放!
靈光之中,遍佈大道玄機!
同樣是在一片金光之中,崩解的九鼎,重新結鼎,文道感應葉玄大道,自鑄新九鼎!
其中,文五鼎,分別為玉鼎,金鼎,銀鼎,銅鼎,鐵鼎。
玉鼎,玉喻德,乃德鼎!
金鼎,金喻智,乃智鼎!
銀鼎,銀喻體,乃體鼎!
銅鼎,銅喻美,乃美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