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從安知府被押到梁縣衙門的時候,楊桃和喬安實際就得到了最好的賞賜——平安!
安知府傾塌,周縣令倒臺,在這梁縣還有哪個權貴會和兩個小老百姓過不去呢?
對楊桃和喬安來說,能天下太平,能讓他們安居樂業,辛勤奮鬥那就是最好的賞賜,最大的心願了。
可三皇子不肯薄待了他們!
他說:“天下百姓,多少人死於缺醫少藥?楊桃既為醫者,便該為梁縣的醫藥行業出力。現將梁縣境內的六面山化歸楊桃所有,用以種植藥材。並賞銀五千兩,作為開墾山地購置種子的花銷。”
除了平安喜樂,楊桃目前最大的心願便是能嘗試種植藥材了。
當地契和銀票送到楊桃面前的時候,她真心示意的跪地謝恩:“民女一定竭盡全力,不辜負三殿下的厚望。”
“不是辜負本王,而是不要辜負了梁縣的父老鄉親。作為醫者,你得努力讓大家有病能治,有藥可用。
無論結果是成功還是失敗,只願你心懷赤誠,竭盡全力。”
外頭的百姓歡呼雀躍,大喊‘三殿下聖明’,楊桃也是心悅誠服,伏在叩首:“楊桃領命!”
三皇子點了點頭,又看向喬安:“能破此答案,你以身做餌功不可沒。現賞你金翎弓箭一套,文房四寶一套。寄望你文成武就,早日學成報國。”
金翎箭乃是三皇子很少離身的弓箭,是他曾在宮內大比時得來的彩頭。大內出,品質自不消說;更重要的卻是三皇子對他的期望和愛重。
喬安跪地謝恩,三皇子抬手讓他起來,並就著桌案上的紙筆現場寫了推薦信:“只要五年之內你能考上秀才,便能拿著這封信去國子監就讀。”
他拿出三皇子印章,將印隆重的扣在了推薦信上。蓋完後嫌分量太清,又將巡遊印也蓋了上去。
“你記住,考功名不僅僅是為了利祿。更重要的是報國,是為造福天下百姓。”三皇子親手將推薦信交到喬安手裡,拍著他的肩膀道:“鐵肩擔道義,莫讓本王失望。”
輕飄飄的一封推薦信,對學子來說卻是最有力的肯定,最珍貴的禮物。
只因為國子監是當朝最高學府,能進去求學的學子要麼是國內最優秀的學子,要麼是三品大員的嫡親孩子。裡面的夫子,幾乎全是身居要職的鴻儒。
能進入國子監,是多少平民學子一輩子也實現不了的夢?
和楊桃一樣,喬安其實並沒指望從三皇子身上獲得什麼好處。他冒險去蜀州告狀,為的也不過是‘平安’二字。之後和安知府的各種爭鬥,為的也不過是替自己替楊桃出一口氣。
可當三皇子的手拍在他的肩上,他是真的有一種感覺:男兒就該志在天下,就該擔起天下興旺,公道爭正義。
他莊重的朝三皇子叩頭,謝恩:“喬安竭盡所能,必擔起男兒責任!”
三皇子鼓勵的看了他一眼,親手將他扶了起來。
之後,為了補償喬康成和趙郎中曾經在監獄裡受的罪,一人賞賜了二百兩銀子。並且肯定的道:“天下眾人,各司其職才能使天下興亡。會醫者懸壺濟世,是本能也是責任。望趙郎中繼續行醫,造福百姓。”
趙郎中叩頭謝恩,對再次出山行醫沒有表態。
三皇子也沒勉強,他多看了眼在趙郎中懷裡忐忑不安的趙文英一眼,猶豫片刻還是道:“從修狗蛋娘陵墓,延請高僧在墳頭誦經十天,令死者安息。”
眼看著趙文英的眼睛亮了起來,一張臉上全是感激。三皇子嘆了口氣,摸著他的頭道:“是因為你有一個好父親。他肯用寬容和大度包容你,原諒你,這樣的胸懷和美德,不往不忍辜負。”
趙文英轉頭看著趙郎中,咚一聲跪了下去:“爹,孩兒錯了……”
因為趙文英實在還小,又有趙郎中死命護著,所以三皇子並沒有怎麼追究。可其外的那些人就沒這麼好運了。
該解甲歸田的解甲歸田,該受刑的受刑,該流放的流放,該斬首的斬首……鐵血手腕,絕不容情。
等處理完這些,三皇子也該押著‘安知府’和‘周縣令’回京覆命。
為三皇子送行的隊伍排滿了十里長街,他騎在高頭大馬上坦然受著百姓的愛戴和崇拜。
就在鮮花夾道,讚頌漫天的時候,被關在縣衙裡的周雪若闖了出來。
她化著精緻的妝,穿著最美的華裳,避過所有侍衛的阻攔,衝出來直接跪在了三皇子的馬前。
“殿下,你不能這樣對我,不能……!”
事發突然,未免傷人三皇子突然勒馬,使馬都騰起了半個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