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我唐鎮江只是一介武夫,如何規勸當今皇上勤勉國政,實在也是束手無策,但我有一句良言相贈於老者。”
唐鎮江不疾不徐的說著。
諫言官認真的看了一眼唐鎮江,淡然自若:“唐老請講。”
“自作本分之事即可,至於天意,天意不可違啊。”唐鎮江若有深意的話語讓諫言官一時半會竟沒能反映過來。
他輕輕皺了皺眉頭,眼神愈發的深邃,終而悟到了什麼,猛然之間眼睛雪亮了起來。
“願唐老征戰順利,大計順利!”諫言官從桌子上下了身,弓著背為唐鎮江祝福。
於此之後,便行走於馬背之上,離開了這裡。
所有人都是明眼人,自然是眉眼通透,也都聽明白了他們之間對話的深意。
唐鎮江所說的天意,自然是指,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當今聖上的所作所為必定不是得道之人,而失道的皇帝早晚會被推翻。
唐鎮江,要做那造反之人。
諫言官雖沒能一瞬就搞清楚了,搞明白了,因為這麼驚天的內涵他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數息之間就參透。
等到他真正明白了,做出來的態度竟然是願其成功!
看來,諫言官的心裡,也早就把當今的皇上看的明明白白,認為早晚會霍亂大唐江山。
他更加喜歡的還是杜子譽,先皇生前也明示暗示的要把皇位傳給杜子譽,誰知道半路殺出來個杜淳封,莫名其妙的把皇位給搶了過去。
先皇彌留之際沒能召見文武百官宣告是誰繼承大統,只在過世之後讓大內總管宣告了遺囑。
誰人能信?
但是不信又怎樣,根本沒有人可以拿出來更有力的證據說那遺囑是假的。
諫言官總是感覺事情有蹊蹺,但是根本無法說出來一星半點,他只希望大唐太平,如果出現皇位之爭,首當其衝受難的還是老百姓。
他嘆息……嘆息為什麼文武雙全,德藝雙馨的杜子譽沒能當上皇帝。
就在這個時候,唐風輕和杜子譽已經透過密道來到了臥室之中,這裡面只有三個人,互相商談著剛才的事情。
唐鎮江看了看杜淳封,虛心問著:“你怎麼看這件事?”
杜子譽侃侃而談;“皇上佯裝酒色是假,逼諫言官推薦你上陣是真,想調虎離山是真。”
唐鎮江迷茫的看了一眼杜子譽,問道:“你是如何判斷的呢?”
唐風輕也好奇的看著他。
明明是諫言官百求千求的要父親上陣殺敵,如何說成是皇帝的意思呢,看諫言官的人品為人,也根本不是聯合皇上陷害爹爹的人品。
“唐鎮江,你想,如今杜淳封視我為眼中釘,肉中刺,恨不得拔出以絕後患,明明心裡清楚是你把我們救了出來,
他到底哪來的心思沉迷在酒色之中呢?”
杜子譽的一句話讓剛才處在不明不白之中的唐鎮江父女如夢初醒。
“所以,我斷定杜淳封的墮落作風定然是做出來的樣子,意在讓我們產生麻痺大意好觀察我們再痛下殺手。”
“二來,他如果勤於朝政,那蒙古入侵之事他必定會親力親為,自然會由他選拔出來上陣殺敵的將領,一旦讓唐鎮江你知道了是皇帝的意思,必然會起疑心,所以他就不得不讓別人說出口,來完成他借刀殺人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