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他孃的科舉,林白一手拉著一個,回家慶祝去了。
他是快活了。
但貢院內,幾個考官為了一張卷子卻在爭論不休。
“這的確是一篇難得的好文,但是那又如何?這是策論,這篇文章根本就偏題了。”
“非也!此文雖非策論,但行的卻是策論之事,以本官看,此文當居甲榜第一。”
“不錯!如此奇文,正是我大離目前需要的,本官甚至以為,單憑此文就足以定為本屆鄉試解元。”
“簡直荒謬,就算此文再好也已然偏題。”
“……”
一眾簾官爭論不休。
主考左行風和副主考趙長明,此時都聞聲而來,“怎麼回事?”
“兩位大人,請看!”
一名簾官遞上一張卷子,兩名主考看過之後,臉色都變了。
左行風讚歎道:“的確是一篇難得的佳文,觀之讓人熱血澎湃,雖有些偏題,但定為甲榜第一不為過。”
趙長明則道:“文是好文,但偏題就是偏題,不能因為文好,就可以無視這一點。”
左行風搖頭道:“趙大人此言差矣,此次策論原本就沒有具體所指,為的就是讓考生自由發揮,此文說偏題也行,說沒偏題也可,它並非一般的策論,它行的正是策論之事,鼓舞人心。”
“不錯!下官也是這個意思。”
有官員附和。
趙長明卻否定道:“此言多少有些牽強附會,策論有策論文法、章規,此文全無,如何算得上是策論?請恕下官不敢苟同。”
“趙大人言之有理。”
原本是一眾簾官在爭論,結果兩大主考也加了進來。
整個貢院一片嘈雜。
江南巡撫張上青,和道臺白青雲同樣被驚動,主考和副主考意見發生分歧這還是很罕見的。
當然,主考左行風擁有最終決定權,不過他並未行使,大家都是文人,用權利和官位來服眾,多少有些不屑。
張上青提議道:“既然如此,那不如聽聽朱老夫子的意見?”
一場科考,兩大主考發生分歧,要讓一個非考官來決斷,這絕對是千古奇聞。
然而,兩大主考和兩大陣營的人卻沒有覺得絲毫不妥,反而紛紛表示同意。
“那好,就請朱老夫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