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餘澤海跑前跑後,一邊要照顧那群老教授,一邊還要下地幹活的時候,餘澤軍終於打來了電話。
“老闆,我把人已經帶來了,一共十八人!”
“好,我馬上就來!”
餘澤海興奮的直接丟掉了手中的鋤頭,轉身朝村兒裡跑去,一邊走還不忘朝自家老爹叫道:“老爸,軍哥已經把人帶回來了,我要去辦事兒了。”
“知道了,去吧!”
望著餘澤海一陣風般遠去的背影,餘振川滿臉的自豪,但是嘴上卻埋怨道:“這個臭小子,都多大的人了,咋做起事來還這麼風風火火的,一點兒都不穩重。”
“哈哈,川哥,這就是你的不對了。”旁邊有人立馬反駁道:“你不要拿後輩和咱們這些老傢伙做比,不一樣的。海娃子年輕,而且,最重要的是這娃子有文化、有想法、有膽略、有闖勁,這才是幹大事應該具備的樣子。你再瞧瞧咱們,一個個的做了大半輩子莊稼,身上即就是原本多少有些火氣和熱血,如今也被歲月磨平了稜角。”
“說的沒錯!若不是海娃子返鄉歸來,給咱們村兒帶來了新的活力和希望,大家都還生活在那種庸庸碌碌的生活裡。你們可以回想一下,咱們以前都過得是什麼日子?死氣沉沉的不說,滿臉的暮氣,那是對生活失去了信心,喪失了拼搏的勇氣和動力!”
“每天像個機器人一般在家和田地之間兩點一線,說真的,有時候坐下來認真想想,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忙些什麼,辛辛苦苦的忙碌了一年又一年,地裡種的那點糧食勉強解決個溫飽……我現在總算是明白了三叔為何堅持給村兒裡要來一個大學生村官了。”
“這些年輕人,不僅走知識有文化有想法見識廣,而且個個血氣方剛,風裡來雨裡去的,做事情更是雷厲風行!想想看,若是還讓那幾個老棒子老頑固繼續把持著村委,咱們村兒能有現在的變化嗎?做夢吧!”
“哈哈,就是這個理兒!”
……
聽著眾人的議論,餘振川覺得自己倍有面子。畢竟,大家討論的焦點是老子的兒子。
他輕咳了一聲,笑眯眯的說道:“按照么娃的意思,咱們餘家坳村兒往後只會過得越來越好,甚至只要大家緊跟他和和丫頭的步伐,什麼發家致富奔小康不是夢!以後村裡的土地,全部交由么娃來承包耕種,至於各位鄉親父老,可以選擇給么娃打工賺工資;也可以選擇自由創業!”
“咱們要徹底甩掉以往的那種傳統的思想觀念,死守著家裡的一畝三分地不放手。大家都是聰明人,你們可以算個細賬,就按每家每戶10畝地計算,一年到頭究竟能賺多少錢?至於說不種地吃飯咋辦?你們也可以算算,就按一家三口人吧,一個月能吃多少斤大米白麵?一年能吃多少斤?如今市面上的米麵價格都是公開透明的,一個家庭全年消耗的口糧,可能也就是區區一個月的工資,僅此而已。”
“振川說的不錯!”
又有人點頭附和道:“上次在村委會,小何村長給我算了一筆賬,即就是家裡的所有土地都耕種不架荒,一年春秋兩季的收穫,若是扣除種子農藥化肥等成本,根本就沒有多少錢。而且,最重要的是,特麼的我們辛辛苦苦忙碌了一年收穫的糧食,基本上全都喂進了自己的肚子,也就是說,我們一年到頭白瞎幾把忙了,充其量也就是勉強養活自己不餓肚子,你們說氣人不氣人?”
“如今海娃子給我們提供了新的出路,你們想想看,把家裡的土地都承包出去,這樣不僅可以拿承包費,還可以幹活拿工資。而且,海娃子的攤子鋪得很大,一家子能有兩個勞動力工作,每月多少工資了?一年又是多少工資了?還愁沒有錢買糧油米麵吃?”
“祥子哥說的沒錯。”餘振川笑眯眯的補充道:“我不妨告訴大家,只要車路修通後,村兒裡有建築隊需要用人對吧?另外,么娃不僅要擴建蔬菜種植基地、花卉果木種植基地、糧食種植基地、藥材種植基地,還要拓展野豬、野雞、魚類等養殖產業……而這些,都需要有人幫忙幹活,所以,以後不僅僅只需要那些身強體壯的勞動力,老弱婦孺也有可以乾的活計。也就是說,以後只要你在村兒裡不偷懶,只要你還能爬得動彈,都有活可幹,都有工資可拿!”
“好好好!”
眾人聽得振奮不已。
而這,其實也是餘澤海有意識的讓自家老爸幫忙傳播的。
就像餘澤海之前所想的那樣,餘家坳村兒要發展,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思想問題。農村人都有著根深蒂固的‘土地情結’,這一點,其實不僅餘家坳村兒人如此,全國各地的廣大老百姓也如此,甚至,就連國家在對外關係中也如此!
這年頭,老百姓種田真心不賺錢,除非是那種已經形成了產業化運作的大型農場或生產基地。新農村的升級改造,甚至,餘家坳村兒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是逐漸的一步一步的將所有村民從原本的‘農民’向‘工人’階級過渡。
這種身份的轉變,更是一種思想層面的解放和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