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重生之桃源修真> 第一百三十七章 無賴白雪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三十七章 無賴白雪 (1 / 2)

華夏人喜食野味,舉世皆知。

按道理說,捕獵食用野生動物,是源自蠻荒時代人類的本能;但自進入文明社會以後,人類則會以食用馴化後的動植物為風尚。然而今天,華夏人為什麼會逆其道而行之,喜食這種“地位低下”的野味並以其為榮呢?

縱觀歷史,野味重回餐桌,則是宋朝以後的事情了。這其中蓋因出現了一個獨特的現象——文人參與醫學。

不為良相,即為良醫。

很明顯,文人參與醫學後,使得傳統中醫越來越脫離臨床經驗,轉而尋求哲學支撐,今天毅然盛行的中醫理論術語,大部分都是宋中葉之後介入;二是文人本身手無縛雞之力,外科的介入治療對他們來說非常困難,而選藥、煎湯則相對簡單得多。

而作為湯劑的材料,中藥的選材當然是越少見、越稀有、越昂貴,其治病價值就越高。若是選用一塊普通的豬肉、或是一條鯽魚就能治病,別說病人不信,就連那些文人中醫們自己都不信。按照這個邏輯,產自深山老林裡的稀有動植物,才對某些疾病有著奇效。故而,基於中醫“藥食同源”的思想基礎,更多的野味被作為名貴的滋補品,送上了大多數人的餐桌。

其次,也有當局的推波助瀾。

在華夏曆史上,有過數次少數民族統治的歷史時代,他們以吃野味為“珍”,並引領漢族學習成為時尚。

比如流傳至今的“水陸八珍”,其中就有鹿筋、蛤士蟆、熊掌、鹿尾、象鼻(一說犴鼻)、駝峰、豹胎、獅乳、獼猴頭等;而在上中下八珍中,也包括猩唇、駝峰、猴頭、熊掌、鳧脯、鹿筋、黃唇膠、豹胎,以及果子狸。

以餘澤海的理解,上述兩個緣由只是其次,若是溯本求源,就不得不從實際的國情和民生方面考慮了。想想看,無論是古代社會,還是在建國初年,廣大的窮苦人家裡一年到頭都見不到半點的油星,於是他們就只能去打那些野味的注意。

而在這個過程中,一些位高權重的有錢人開始尋找刺激和傳說中的“吃啥補啥”的功效,開啟了亂吃的節奏。因利勢導,有了市場,有了需求,就有經濟利益,於是一些人瞧到了“暴利商機”就開始亂抓。畢竟,這可是沒本的買賣!

時至今日,很多人鍾愛於野味,對野味情有獨鍾,甚至,也有很多地方都把吃野味當做是當地的風俗之一,久而久之便養成了習慣,還藉此將野味當成當地的一種特色小吃來招待遊客。

對此,餘澤海不贊成,但也不反對。

天地良心,如今廠家為了過度追求利益最大化,人工養殖的肉食動物幾乎全部都是激素和飼料新增劑。餵養出來的肉食蓬鬆不說了,口感味同嚼蠟;在反觀野味,肉質緊湊味道鮮美,讓人回味無窮。

因此,餘澤海才有了承包荒山並圈定山頭施行放養的想法。

民以食為天。

不管前世如何輝煌過,也不管他人如何看待,今生的他就安安靜靜的待在村兒裡種田養豬,努力的將自己培養成一個安靜的吃貨吧。

要知道,在當今社會,為何會突然滋生出了那麼多的病症,歸根結底還是食物的安全問題。就像餘澤海之前和李欣所說的那樣,為了填飽肚子,為了養活數十億人的嘴巴,人們在過度追求數量的同時,而忽略了對品質的追求。但是食品安全和衛生,很顯然又是一個十分沉重的社會話題,僅憑餘澤海一己之力很難改變什麼,不過他能堅持自己的想法,嘗試去改善自己身邊人的生活,這就足夠了。

餘澤海的燒烤技術談不上有多好,但至少要比路邊地攤上的那種要提高了不少檔次。當然了,這也是他前世中十數年匿身終南山積累和練就出來的。

那隻豬獾被餘澤海清理乾淨後,至少也有著十幾斤淨肉,兩人一狐敞開了肚皮吃得飽飽的,也不過才幹掉了三分之二的樣子。特別是白雪,也就是那隻小銀狐,在未經餘澤海允許之下就被李欣給強行取了這麼一個名字,小傢伙興許是第一次嚐到如此美味的熟食,而且還是烤的金黃香噴噴的烤肉,肚子吃得那叫一個滾圓,此刻正舒服的躺在餘澤海的腳邊,微眯著眼睛打著盹兒。

看著白雪打著飽嗝那可愛的模樣,餘澤海嘴角狠狠的抽了抽,小傢伙這分明是拿自己當長期飯票的情形啊!

“小白啊,你一個人都生存了這麼長時間了,那就要繼續發揚風格是不?別整天老想著求包養,你瞧瞧,這一碰瓷就賴上我了,我跟你說,這樣子是不對的!”餘澤海摸著小白毛茸茸的腦袋,無奈的說道。

“唧唧……”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