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隻要是兩支軍隊纏鬥在一起,那麼高函他們自然是沒有辦法對後續的倭寇發動弓箭壓制了。
到時候,這些不受阻攔的倭寇部隊自然是會源源不斷的開上來。
那麼,自己的部隊就是要遭受車輪戰了。
而如果成為那種情況的話,高函真的是有些擔心,自己的部隊是否能夠堅持半天的時間。
心中著急的高函,自然是命令自己計程車兵們加快攻速。
雖然有了高函的命令,但是下面計程車兵們早已經是用盡全力了。所以任憑高函再怎麼樣的催促,都是不能再加快一分了。
所以,倭寇是頂著如此羽箭逐漸的靠近了過來。
不過片刻,倭寇的呼吸聲都已經是清晰可聞了。
看到這裡,高函自然是有些失望。但是就算再失望,也改變不了現狀了。
所以,高函是並沒有在這裡是發表任何的意見、態度,反倒是找來了秦安,讓他率領兵馬防備於此,以抵禦倭寇的靠近。
雖然這件事情,交付給吳惟忠才是最好的選擇。
但是高函總有一種預感,倭寇的主攻方向並不是這裡。
必然是有一處要遭到倭寇的埋伏。
只不過到底是哪一處,高函卻是有些說不清。
甚至連倭寇會不會真的分兵攻擊,高函都不知道,只是有一種必然會偷襲的直覺。
只是到現在,高函卻依舊是沒有等到直覺中的倭寇部隊。
反倒是,頂著弓箭射擊依舊前進不止的第六集團軍,是衝到了近前。
距離上面已經是不適合使用弓箭的高函,自然是命令停手,至於如何迎敵,卻是秦安的事情了。
至於高函,則是目光緊盯著倭寇的大隊方向,以防備小西行長有可能的支援。
不過任憑高函等了許久,小西行長所率領的倭寇都是沒有半點的動靜,反倒是靜靜地看著。
這樣的行為,自然是讓高函感到莫名。
而被看著的小早川隆景,則是咬著牙,抽出自己腰間的佩刀是衝了上來。
看到小早川隆景尚且如此奮戰,小早川隆景計程車兵們自然是倍受鼓舞,朝著明朝軍隊是發動了衝鋒。
自然,秦安早已經是率領著自己的部隊準備在了這柵欄之後了。
別看柵欄並不高,但是倭寇想要無視柵欄衝進來,確實根本不可能的。
而藉此機會,秦安不知道是從哪兒找來了一堆長槍,是躲在這柵欄的後面。
利用長槍的優勢是隔著柵欄去刺倭寇的部隊。
小早川隆景的部隊雖然同樣也有長槍,但是面對著如此情況,卻也不可能是將自己計程車兵們擋在柵欄之後在發動攻擊。
一時間,戰況是有些僵持。
有些進退兩難的倭寇,是發洩一樣的用手中的兵刃猛砍柵欄。
柵欄雖然是木頭做的,但是因為倭寇是想憑藉這個營地阻攔者明朝軍隊的前進態勢,所以這個營地修建的很是堅固。
所以,任憑倭寇是猛砍亂砍,卻依舊是拿這個柵欄毫無辦法。
只不過,再怎麼堅韌的柵欄,也不可能是任由這樣摧毀下去的。
於是,利用兵器長度稍稍佔據了些許優勢的秦安,是命令著自己計程車兵們稍稍向前,將站在柵欄面前的倭寇是稍稍的逼退了一些。
這樣的一進一退,更是讓戰況膠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