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仙路導航> 道與節奏感(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道與節奏感(中)

靜坐也有節奏,人的元神節奏安定,方能入靜。

我說過要象跑馬拉松一樣靜坐,你看了一定很奇怪,這裡解釋一下。

馬拉松要想跑下來,需要保持恆定的節奏,不能總是變速,而且因為路途漫長,完成感不會很迫切,你的注意力不會放在終點,只能集中在動作上。這正好都符合了無為的要求。

靜坐身體不動,但思想是活躍的,要想把雜念去除,反觀內視,需要很長時間,濁以靜之。人的內心,就象一杯泥漿水,想要澄清,不能總是晃來晃去,這樣永遠澄清不了,但只要節奏穩定,即呼吸不亂,你的身心一定會逐漸趨靜,直到入靜。其實能否入靜,你剛一坐下來,自己就會有感覺,就象跑馬拉松,只要一起跑,大概齊就知道能不能跑下來。

靜坐並不比跑馬拉松更容易,2小時極少有人能堅持下來。

反過來解釋,跑馬拉松要象靜坐一樣,也就很好理解了。

人一切的活動,無非都是介於跑百米和靜坐之間。

而所有的活動,要找到一個統一點,那就是節奏。

外在的節奏,和內在的節奏和諧,是入靜的關鍵。

我說的靜坐,從來都不是單純靜坐。

我說的節奏,其實也是搞不太清楚。

用旋奏,可能更準確一點,即旋律和節奏,不過大家明白意思就好,也不用又生造一個詞了。

而外界的干擾,會影響到節奏感。不知道有沒有體育教練能夠懂得,外面顯示出來的節奏,是由內部元神的節奏驅動的。這就是天賦的重要,比如足球籃球,要求快速啟動,急停急轉,對節奏的把握最高。中國人玩不好,不是體質問題,現在奧運冠軍田徑的也拿了不少了。這是進化的問題,識神強大必然會弱化元神。

因為節奏,要與天道呼應,這不是勉強能做到的。比如你聽歌星唱一首歌很好聽,你能唱出他的韻味麼?沒那麼簡單吧。節奏感是天生的,象黑人運動的節奏感就好。而黃種人思維的節奏感更強。思維也有節奏感麼?當然,參加一次升學考試就知道了。

靜坐時,身體不是一味放鬆,很多人打坐,自以為入靜了,其實是在假寐。靜坐時,身體肌肉一定要和呼吸呼應,才能維持彈性,才能久坐不累,不然越坐越疲軟,越坐越睏乏。保持肌肉活力,真正到入靜時,身體會自然挺直,各部器官都會調整到最佳狀態,這才是成仙了道的根基。如果坐的比干活還累,那還坐什麼,直接幹活去。

軀殼在修道中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的。如果軀殼是個破拖拉機,那麼靈魂也跑不快。這裡就說到到入靜,入靜狀態是軀殼的最佳表現。

一般在入睡前或者起床後靜坐效果比較好,因為睡覺和靜坐的節奏是類似的、連續的。

動物的節奏感生來比人好的多。博爾特跑不過任何一條健康的成年柴狗。人在身體節奏上要多向動物學習,比如五禽戲,還有各種以動物為名的拳法,都體現了這一點。

節奏感是掌握在元神手中,高人裝是裝不來的。識神是個大外行,但他最喜歡指手畫腳,處處都要顯示一下。這裡教個小竅門:跑百米的時候,你注意,讓識神別裹亂,完全讓身體自由發揮,大腦越空,速度越快,你不信去試試,要是成績不提高,算我瞎說。你回來罵我我不還嘴。要是出了成績回來點個贊。

天道是統一的,人做事的節奏也是統一的。你做事做不好,打坐自然也坐不好。我們觀察名人,會發現有個普遍規律,凡是靠自我奮鬥出人頭地者,大多跨界也能獲得成功。有些甚至能在數個完全不同的領域有突出的表現。刨除運氣等周邊因素,不能否認其對天道的契合,即做事的節奏感較好。所以說人道即天道,單純打坐是不夠的,要多做事,多歷練,才能更好的領悟天道節奏,所以靜坐光靠別人指點是不夠的,節奏感只能你自己去領悟。

其實我首篇就是從節奏感開頭,估計那一段沒人看懂,以為我在說飛刀。節奏感就是得道的標誌。

人有急性子,慢性子,還有不緊不慢,統計上誰更長壽呢?

應該都一樣,因為這都不是天道的節奏。天道的節奏是靜如老龜,動如脫兔。人是介於龜兔之間的動物,要動靜相宜。長壽冠軍烏龜一趴趴一天,仙鶴收起一條腿也能站半天,幹什麼呢?練靜坐呢。兔子壽命短,因為老動個不停。人的節奏要符合天道,比如你約會女朋友,晚來了1小時,你能紋絲不動的等。又比如替女朋友打飯,你要第一個跑進飯堂。

天道的節奏就是該快的時候快,該慢的時候慢。當你慢能慢到虛極靜篤,大道已成。

得道的標誌一定是看節奏,任憑裝的高人說的天花亂墜,其實看一眼就知道真偽了。真正得道的高人,就算在人堆裡面,一句話不說,你一眼就可以分辨出來。舉止無一絲慌亂,臉上無半分功利,如天然的存在。

像三國裡記載,曹操見匈奴使節,特地選相貌威猛的人扮演魏王,自己站邊上裝作侍衛,結果被一眼看穿:"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人在各行各業,從事五花八門的工作,可以進行比較的,只有節奏,這是所有工作的共通之處,也是天道的著力點。

快慢,動靜、輕重構成節奏,這裡含有時間、空間、質量,節奏感的三要素。就修道而言:慢比快好、靜比動好、重比輕好。這裡輕重指氣要沉,舉止不輕浮,立地要有根。而工作也不要一味求快,過度盲動,要注意以退為進、以靜制動、四兩撥千斤。

當修道人行走坐臥都能與天道合拍,還用得著刻意的修煉麼,不是得道是什麼。難道非要修成一顆金丹,或者能發功治病,或者打通奇經八脈才叫得道麼?

打坐在小節奏上要把握,大節奏也要吻合。人的靈魂和身體也都是有周期性的,該動則動,該靜則靜。生活工作休閒都要與之協調。比如工作時卻想休假,休假時又想工作,這都會打亂節奏。當身心都好動時,是找不到靜坐節奏的。

靜坐時要達到坐忘,即失去時間概念,或者時間變得緩慢。

時間變慢不僅僅是感覺,在生理上也有反映。靜坐的神奇體現在造就不同的時空,一切靜止,趨緩,一切的感覺又加以放大,據稱有16種觸感,這樣利於體驗天地的節奏。

我們總是說要活在當下,當下是不存在的,每一秒都在過去。我們不可能活在當下,當下是個偽命題。尤其是當面臨重大事件時,很難不在心裡打鼓。那麼怎麼把握當下呢,我們不妨把當下擴充套件,當下是具有厚度的,我們可以把一天都作為當下,甚至可以繼續擴充套件,一週,一月、、、時間的感覺,更容易把控。把一天壓縮為當下的一秒,很奇妙,我們可以遁入任意時空,任我逍遙。在這樣的當下,人生顯得更實實在在,我們的過往和未來才是有意義的。當你活在這樣的當下,快樂的時光會更久,難捱的時間會容易打發,不可測的未來少了很多威脅,這才是當下的秘訣。當你完成感和安全感最佳時,當下就具有了厚度,時間其實就是一種感覺。擁有了這樣的時空節奏,才是得道者的胸懷。

當人處於不良狀態時,往往節奏感是最差的,或者說是失去了節奏,身心、和外界也都不能和諧,表現在事事不順,處處碰壁。人處於一種節奏,會形成一種慣性,改變往往要藉助外力,或者自己有意識調整。如果不滿自身當前的狀態,不要急於掙扎,或者自暴自棄,二者都會使身心的節奏更混亂,最佳的處理是先接受當前的狀態,適應當前的節奏,再徐圖改變。越急於改變現狀,越會失去應有的節奏,亂了方寸。

人在節奏混亂是很難有清醒的意識的,而且在出現得病症狀之前也不敏感,而且往往被外界的事物所主導,自身很被動。

人只有修煉至道境,才能完全把握住自身的節奏。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