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參賽者可以在不打擾到評審的前提下在觀眾席觀看。
初賽的曲目是指定的,從帕格尼尼的協奏曲和技巧性樂曲,以及二十四首隨想曲裡選擇。
晨珀的初賽選曲是《b小調第二小提琴協奏曲》的第三樂章,迴旋曲。李斯特著名的鋼琴協奏曲《鐘》就根據這一樂章改編創作的。
這首曲子是帕格尼尼最常被演奏的曲目之一,極具古典風格,曲中有大量的斷奏和拋弓技巧,演奏時小提琴會發出類似鐘聲的特效。
知道她選擇這首作為初賽曲目,單澤修是不贊成的,初賽就炫技,那半決賽怎麼辦,到了決賽又怎麼辦?
晨珀不服氣的反駁:“帕格尼尼有哪有曲子不炫技嗎?我參加的本身就是超高難度的小提琴大賽,初賽成績和半決賽成績都會作為總決賽時的參考,不把基礎打紮實了,就算我真的連闖三關拿到第一名——結果評審一打分,好!沒到冠軍線,這屆冠軍再次空缺,我不哭死啊!而且你不都說了,我的強項和缺點都是喜歡炫技,所以我的計劃就是,炫技、炫技、徹底的炫技!”
單澤修被她噎的啞口無言,簡墨準卻只在一旁低咳忍笑。其實他能看出來,單澤修表面上沒說什麼,但其實對晨珀這次參加帕格尼尼的事極其看重,a類國際大賽的冠軍,是躋身世界一流小提琴手的第一步。
踏出這一步,一切都會變得不同。
晨珀每天都會去看其他選手的預選賽,她的名次靠前,很多人都覺得排位靠前的選手比較有優勢,評審精神飽滿耐心十足,打分也會相對松緩一些。
事實證明,評審的耐心並不如大家估計的那樣。
晨珀那天只拉到三分之一,評審就喊了停,然後跳過數個章節,要求她拉另外一部分,之後沒多久再度喊停,稱贊幾句後微笑著表示她可以下臺了。
入半決賽的名字不會即時公佈,因為大浪淘沙,這麼多人裡只會進十二個人,名次寶貴,他們會在全部參賽者結束後再開會討論,畢竟很多時候會出現同分等狀況。
她演奏後的第二天上午,輪到貝貝上臺,也就是在這天,在看完對方的演奏後,那一絲纏繞她心頭許久的異樣感在瞬間得到了答案。
那一刻,晨珀很是震驚,但她又很快平靜下來。
各人有各人的活法,她只能盡量做好自己。
數天之後,名次公佈,她的成績輕松入圍半決賽,陳貝貝也入圍了——貝貝姓陳,她不覺得意外。
公佈名次那天,貝貝很激動的和她身邊幾個朋友擁抱,這是她這幾天在這裡交到的異國朋友,幾乎都是男性參賽者。她很有自信,也很喜歡與人交際,會交到朋友不奇怪。
這天,晨珀雖人群離開演播廳的時候,貝貝在後面叫住了她,“恭喜你入圍半決賽!”她的嗓音依舊柔怯,無論再吵雜的地方,她都喜歡以這種輕柔的聲線說話。
晨珀笑了笑,“也恭喜你入圍!”
對方精緻的眉頭一挑,“晨珀,記住我今天這句話,我——陳貝貝,可能會成為你最大的競爭對手!”
晨珀看到了不遠處熟悉的高大身影,她立刻沒了和對方繼續說下去的興趣,“抱歉,我老公來接我去吃飯了,我們半決賽見!”
目送晨珀離去的纖細背影,陳貝貝嘴唇的笑容慢慢淡下來,直至整張臉上沒有絲毫笑意。
半決賽很快就開始了,僅剩下十二個人,比賽場地氣氛大不一樣,舞臺上燈光和伴奏也一一到位。
半決賽那天,單澤修也來了,坐在臺上表情嚴肅的聽完了晨珀的演奏。
她的參賽曲目是《d大調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第三樂章!
說來有意思,僅在一年之前,她去聲世參加面試的時候,連完整的曲子都拉不出來,可是現在她不僅能在樂隊的配合下完美演繹全曲,還能遊刃有餘的把每一個技巧處都表現的淋漓盡致,至於樂曲的情感體現,這本來就是她的長處。
演奏完畢後,有幾個評審為她輕輕鼓起了掌,至此,單澤修那張黑漆漆的臉才算緩和了些,但眉宇仍有些不滿意的皺著。
晨珀在心裡吐槽了一句吹毛求疵,便歡樂的下臺找簡墨準去了。
她不知道的是,陳貝貝今天演奏的曲目也是《d大調》,同一首協奏曲,同一個樂章。
而最終的結果,晨珀進了總決賽,成為六人之一,陳貝貝,淘汰了。
晨珀去完洗手間出來,在演奏廳後臺的狹窄走廊上被陳貝貝攔住。
“為什麼?”對方的眼底似乎帶著強烈的憤慨。
“……”晨珀莫名其妙,“什麼為什麼?”
“為什麼同樣的曲子,你留下了,我卻被淘汰了!?”
晨珀看她一眼,聲音冷淡,“這問題你應該去問評審,你被淘汰了,按照慣例他們會私下和你見面,給你更詳細的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