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41章 抉擇 (2 / 2)

杜蘭因在宜國的這段時間,她幾乎沒有和家裡人聯系過,大多數時候,他們想知道蘭因的情況,都是打電話問蘭因帶過去的三個保鏢。

蘭因最多就是給明姐發影片,看看凡霄有沒有適應奶粉,兒童保健有沒有達標。其他的事情,包括駱青鈺,她一次都沒有要求看過。

家裡人都知道,不是她不想,而是不敢,一旦看了駱青鈺,必定是全家人集體哭得稀裡嘩啦的。

“青鈺的營養情況看著比之前好了很多。”杜蘭因在床邊坐下,爸爸們已經給駱青鈺換了一身幹淨的衣物。

“每天都輸了營養液、活血化瘀和維持身體機能的藥物。”駱知禮將駱青鈺的治療情況大致和杜蘭因說一說,“青鈺的身體素質比之前強了很多,為促進血液迴圈和肌肉的活力,我們每天早晚都在給他做按摩,現在就是在醫療方案上出現了分歧,拿不定主意。”

杜蘭因仔細地聽著,她想這大概就是林玉堂要找她聊一聊的原因。

“方良醫生透過她的師妹找到了國外腦外科的專家,專家和這邊的林玉堂醫生開視訊會議會診之後,說青鈺的手術危險系數太高,手術成功的機率又太低,他不願意主刀,理由是如果失敗,會影響他手術的成功率和口碑。”

一說到這件事,即使過去了好幾天,陳佳敏的怒氣依舊未消,“難道說,就因為手術危險系數高,會降低他的各種資料就不做手術了嗎?他就是憑這些資料成為專家的嗎?如果是這樣的話,他也不配成為專家,專家該是解決疑難雜症、複雜病情和困難手術的人,他是覺得港南的通訊技術不發達,說出這一番話,也傳不到他同門的耳朵裡嗎?”

杜蘭因對於國外的醫療環境也只限於英國,因為當時駱淮霆的産檢和生産都是在英國,英國的分級診療制度很明確。

大醫院不看小病,社群醫院針對重大疾病只負責診斷和轉上級醫院,醫療資源得到極大的發揮,也不會存在大醫院的醫生累死,小醫院的醫生餓死的情況。

真若安撫陳佳敏,“是,大家都生氣,所以你看當時會診的時候,林玉堂醫生一口流利的英語,直接把對方罵得面紅耳赤,連再見都沒有說,就直接掛了影片。”

等幾人都不說話了,駱知禮又繼續道:“你師父師母一家來看過青鈺,他們女婿給青鈺把過脈,當時他沒有說什麼。當天下午,他爺爺親自來了一趟,給青鈺把過脈之後,說青鈺不用做手術,採用中醫的方法,也是可以排出淤血的,只是時間會很長。”

“聞人家,我以前也知道一些,是老中醫世家了,祖上就是皇宮太醫院出身,家中有一棟樓專門放聞人家族世代流傳下來的東西。關於中醫的書籍、藥材的標本都可以開一個博物館了,技術肯定是沒有問題。”

“我們還沒有拿定主意的時候,林玉堂醫生說,他會親自主刀青鈺的手術,希望我們可以在手術同意書上簽字。”

杜蘭因心中有疑惑,但是沒有打斷駱知禮的話,繼續聽他們為什麼會有分歧,甚至不同意主治醫生的治療方案。

“我在網路上找了很多關於林玉堂醫生的資料,最多的就是關於他愛給學生教學,喜歡挑戰難度系數高的手術,並作為教學素材,用在醫科大的課堂上。我擔心他的出發點,只是為了教學,至於手術難度系數不管不顧。”

聽完駱知禮的話,杜蘭因見另外三位大人的面色同樣凝重,看來大家在意的點都是這裡。

中醫保守治療的時間太長,即使有老中醫坐鎮,也不知道需要多久的時間,彷彿一切都要看天意,駱家人等得起,駱氏等不起。

手術治療,又擔心主刀醫生的技術和出發點,更不願意駱青鈺成為教學素材。

杜蘭因也知道,她剛回來,駱知禮就和她說這些事情,是希望她可以幫著拿出一個主意來,大家都不想駱青鈺一直這麼躺下去。

“爸爸,我知道了,我需要一點時間去考證,才能決定做什麼選擇。林玉堂醫生剛才也說他會找我談一談,我先和他聊過之後再決定。”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