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能讓溫怡在眾目睽睽之下和她吵架。
溫怡現在的工作,是師父師母都很滿意的工作。
師父師母如果知道她們兩個因為駱青鈺在律所吵架,他們會對她失望的。
“他說我可以走了。”
“是這樣嗎?”
溫怡不信,就這麼一句話,用得著說這麼久?
“不然呢?”梅年雪將手裡提著的帆布包給她看,“我幹嘛這麼急切的想離開。”
溫怡不耐煩的揮手,“那你走吧。”
梅年雪走的時候,看見駱青鈺已經回到了會議室,李思賢也沒有再站著看戲。
駱青鈺所在的寫字樓很大,她根本不知道駱青鈺口中的後面那一條街是哪個方向的後面。
梅年雪只好找到環衛工人問路,得到指點後,她拿著手機轉一圈,見地圖上的路標對準目的地,這才找準前進的方向。
原來,駱青鈺說的地方是一條文藝旅遊街,每一家店都很有特色,但無一例外賣的都是手工藝品。
景點還有人穿著精美的漢服、唐裝等,在矮牆前拍照。
梅年雪隨意走進一家店,這家店賣的是竹編藝品。
有竹條編的包、籃子、裝飾品......
當然,最吸引梅年雪的,還是那些茶具。
她看著那細細的竹條纏在蓋碗的蓋子上,完全看不出手藝人是怎麼收口的。
瓷白茶碗上一枝臘梅,黃色的梅花傲然立於枝條上,無懼那寒風霜雪。
也許是因為她姓梅,大腿根部也有一個梅花形狀的胎記,所以她很喜歡和梅花有關的一切。
當下,她就決定買下這蓋碗。
付完錢,她好奇的問店主這竹條是如何收口的。
店主毫不吝嗇,也不怕手藝被偷走,當下就給她演示了一遍。
原來這口不是一下就收好的,而是邊纏繞邊收,最後插入縫隙,剪去多餘的竹條即可。
梅年雪來了興趣,在店主的指導下,完成了一次收口。
雖然醜了點,但是她學會了技巧。
告別店主之後,梅年雪又繼續往街道深處走。
最後還真的讓她在街道拐角的地方,看到了陳列著各類服裝和頭面首飾的店。
門口的阿婆踩著縫紉機,一頭銀發梳得整齊,用一塊圖案瑰美的抹額藏多餘的碎發。
沒想到阿婆看著70來歲的年紀,眼睛還這般好使。
阿婆認真的踩著縫紉機,專注於手裡的圖案,街上的一切好似都和她無關。
她的眼裡、心裡,只有手下的這一塊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