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二正準備找個藉口尋喬三爺,結果喬三爺先來了電話,原來是喬三爺的母親,四女子沒了, 要姜二前來打理。十來天的功夫,先失去了知己好友常算盤,又走了至親老孃四女子,當姜二瞧見喬三爺時,喬三爺已經沒了往日的威風,頹廢的一如農家老朽,往日裡鋼毅的臉龐,皺紋像刀子刻上去似的,爬滿了額頭和兩腮,十幾日沒整理的鬍子,根根猙獰著,想無序的線頭攀附在下巴和鬢角兩邊,就連往日凌厲的眼神,也變的渾濁不堪,瞧著來了的姜二問道:“唉,二興啊,你來了?”
姜二連忙過去握住了喬三爺的手說道:“三爺節哀,三爺節哀。”
喬三爺無奈的搖了搖頭說道:“爺想哀,也沒力氣哀了,不行了,爺覺得爺也快沒日子了,過幾日二興招羅著把爺的後事也一起料理了吧。”
姜二聽的出喬三爺口氣中了絕的味道,不由的心頭一緊,說道:“三爺您振作,老祖宗這是喜喪啊,三爺悲痛了反倒不好咧,咱眼下先要風風光光把老祖宗送走了,您還有許多的大事沒辦咧,綠林門等著您振作咧。”
喬三爺又嘆了口氣說道:“唉,人老了,現在的江湖,讓年輕人去打拼吧,爺老了,是該準備後事了。”
姜二經歷的多,知道人若自己沒了生機,用不了多久,便會抑鬱而終,喬三爺現在的狀況就是如此,連忙趴在喬三爺的耳朵邊,悄悄的說道:“三爺,您肚子裡的那股惡氣不出了嗎,薛胖子和廖志宏的仇不報了嗎?”
只是短短兩句,喬三爺眼神重泛了光彩,轉過頭凝視著姜二,姜二用盡點了點頭,示意著自己會辦,接著說道:“三爺,咱先把老祖宗風光喜氣的送走了。”
四女子一輩子無父無母,有的只是公婆和小丈夫,牌位寫上了喬氏四女的字樣,就是四女子的名份,按理女子是無重孝的,但是哭成淚人的英子剪短了頭髮,披上了重孝,靈前發願,終身不嫁,給老祖守孝,臨時的發願弄得喬三爺手足無措,堂前跪拜的顧大雷見了,也是唉聲唏噓的很。
姜二把靈堂的事忙完了,招呼著大林去喬三爺的祖墳看地勢去了,因為四女子要和走了八九年喬三爺的爹,喬宗賢合葬,所以到了起靈發引的日子,要先起喬宗賢的墓再合葬,姜二要提前來喬三爺的祖墳,看看喬宗賢墳地的土質情況,弄明白了方便到了那日,幾時動土,幾人上手,幾時完工。
尋到了喬宗賢的墳,大林拿出了四截尺二長的探尺(洛陽鏟,先把空心尖銳的尺頭和一截尺身擰住,大林在墳頭周圍使勁的往裡戳,戳了一圈對姜二說道:“二崗,裡邊是磚箍的圈。”
姜二點了點頭說道:“往裡移半尺。”大林聽了又擰了一截尺身,從墳頭南邊往裡移了半尺,把墳塋包用尺頭旋出了與地平的坑,接著尺頭垂直使勁往下一遁,尖小鋒利空心的尺頭,順利的插進了多半尺,大林握著尺身左右搖
晃,把插進的眼擴大,凝實了才把探尺拔了出來,遞給了姜二,姜二順著尺頭的縫隙看了下土質,又垂直的敲了敲尺身,只見尺頭的土漱漱的掉了下來,把探尺又給了大林,大林接過探尺順著剛才箍好的眼兒,又使勁的遁了下去,再垂直的遞給姜二看土質,如此三番,直到遁出了棺槨的木屑才算完事。
姜二看完了帶有木屑的尺頭,又用唾沫沾溼指頭,看了看風向和日頭對大林說道:“土質疏鬆,也不潮,棺槨完整,好弄的很,僱上四個人,凌晨三點起墳,四點起棺拾骨,五點合殯。”
大林喏喏的應了下來,接著把剛才遁好的眼又用土塞好了,踩實了,墳包也恢復了原狀。兩個人離開了喬三爺的祖墳,返回了四女子的靈棚。
《重生之金融巨頭》
四女子的喜喪少不了雲集四海藝術團的熱鬧,大張旗鼓的紅火了三天,把四女子和喬宗賢合殯了,這場事業才算告一段落……。
等著姜二再次見到喬三爺時,以是四女子七七之後,喬三爺要守孝,百日才能剃鬚剪髮。現如今,喬三爺留著大把的鬍鬚,精神相比一個多月前,強著百倍,光瞧著鬍鬚,大有一番世外高人的感覺。
姜二正在福興居閒坐,喬三爺走了進來,衝著姜二哈哈的笑道:“二興,看來你這很忙啊,爺要是不吆喚你,看來你是不打算尋爺嘮嘮?”
姜二瞧見,連忙起身迎喬三爺進來,說道:“呀呀,稀客,三爺您言重了,訥這不是想著等三爺利伸了,再去眊眊三爺,這瞧著三爺精神抖擻,好的很,訥的錯訥的錯。”
喬三爺也不客氣,一屁股坐在了客廳沙發上,衝著姜二說道:“你呀你,就一張嘴,賣片兒湯,理全讓你佔了。”姜二連忙招呼白瑩倒水,自己也坐到了喬三爺一旁,詢問道喬三爺:“三爺,您這是不忙了,尋訥有事?”
喬三爺不怒而威的盯著姜二說道:“別給爺打馬虎眼,爺來尋你,你不知道爺幹嘛來了?”
姜二揉了揉太陽穴,對喬三爺說道:“明白明白,三爺啊你可為難死訥了。”姜二瞧著喬三爺又要發怒,連忙接著說道:“這個事訥應了三爺,就一定會辦,三爺,咱到裡屋去談。”說著話自己先起了身,讓息著喬三爺往裡走。
進了裡屋,姜二把喬三爺讓在沙發坐上,白瑩準備好了開水壺,喬三爺拿出了自備的鐵觀音和紫砂壺,續上了水,才問道姜二:“二興,你說說,爺的事你準備咋辦?”
姜二聽了,思謀了一下說道:“三爺,您的事訥一直放在心上,有句老話您一定聽說過:多行不義必自斃。”
喬三爺聽了,盯著姜二,眼色詢問著,姜二又說道:“三爺,不知您外縣有沒有知心知底,可靠用的住的人?”
喬三爺琢磨了一會說道:“雲義、雲州有幾個老兄弟,算的上過命的交情。招呼一聲能幫忙,你需要多少人?”
姜二聽了點了點頭說道:“越多越好。您看這樣”說著話,又往喬三爺身邊湊了湊,悄聲的和喬三爺述說起自己的辦法?大概說了五六分鐘,喬三爺聽了拍著大腿對姜二說道:“好一招借刀殺人,二興啊,怪不得老常說這事只有你能辦,這麼簡單的法子,為什麼爺就想不到? ”
姜二聽了說道:“那是因為三爺辦事向來光明磊落,不肖訥這樣的猥略把戲。只是這局布的時間長,三爺你得耐心去等。”
喬三爺聽了哈哈哈的大笑說道:“哈哈哈,二興啊,爺都等了四五年了,不差這一半年。你也不要恭維爺,爺是什麼樣的人,爺清楚的很。這口氣出了,爺就金盆洗手,從此不再做這行當。爺把三道坡雲集四海那片地送你了。”
姜二聽了,連忙擺手:“三爺不可,三爺不可,訥幫你,是看著咱爺倆的交情,你這般對訥,訥以後不敢和您打交道咧。”
喬三爺愣了神,反問道:“咋就不和爺打交道?”
姜二說道:“三爺,訥是個小人物,您讓訥辦事,訥能辦了,就儘量往好了辦,訥辦不了,也不會攬業,您給訥這麼大的回報,訥落著天大的虧情,用什麼回報,訥除了小命一條無以回報,可是訥稀罕著訥的這條小命咧。”
喬三爺聽明白了姜二的話,不由的想到了和常算盤聊談義士田七的故事,看來眼前的姜二確實不是田七,那份仁義有了,但俠氣卻一點沒有,活的太明白了。不由的呵呵一笑說道:“二興啊,你小小年紀,活的這麼透徹,好,爺也不勉強你,但是爺把話放在這裡,爺在世一日,都不收你房錢,你就盼著爺好好的活著,這總可以了吧?”說著話喬三爺哈哈哈的自個笑了起來,姜二也說著:“好,那訥就盼著三爺長命百歲。”接著也跟著哈哈哈的笑了起來。
喬三爺就用姜二福興居的電話,和自己的那些老夥計們聯絡了起來,姜二在旁邊聽著,聯絡了兩三個後,喬三爺給一個叫老疤子的打起電話,引起了姜二的注意,因為小四眼曾經和自己提起過這個人,說這個人是雲州掏腰兒的祖師爺,就連喬三爺都的讓著三分的人物。
喬三爺打完了一圈電話,對姜二說道:“二興,明天晚上,老爺廟,爺帶你去見見爺的老夥計去。”
姜二有意推諉了,說道:“法子和步驟訥和三爺交待了,這飯訥就不去吃了,都是老江湖,訥個後生晚輩去了不太好,訥也不會說話,弄不好給三爺丟了人,還是算了。”
喬三爺拍了拍姜二的肩膀說道:“不妨事,你去了就好,說不定哪天你也有用的著的份,有爺在沒事。”
姜二聽了不再推辭,答應了明晚一起吃飯,喬三爺又小坐了一會兒,告別了姜二,心滿意足的走了,姜二一個人在福興居,開始了長嘆短噓,惆悵著自己這一局,布的是對是錯,是福是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