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以前的分配方式,葉風和族長先各分了一兩銀子,其他人家幾百文不等,家家戶戶喜笑顏開,葉風卻說道,“這些都記在了族裡的賬本上,但我要和大家說的是,收入不是固定的,而且,這東西也不是糧食,吃一頓少一頓,有的物件保管好了,說不得能用多少年,還有普通的老百姓,就像咱們這樣的能捨得花幾百文買個收納箱嗎?”
那誰捨得啊。
怕不是腦子有坑吧。
“所以,咱們得走高階路線,要精品,在現有的基礎上還要更好……”
眾人不管聽沒聽懂,都連聲喊好好好,就聽葉老大的。
常斌作為新加入的一員,很是稀奇的看著眼前的一幕。
他是葉家村的姑爺,十五歲考上童生之後,科舉就停滯不前,這一晃又是二十多年,今生怕是沒指望了,兒子學醫,倒也算是有點天賦,剛從打雜的熬上學徒準備成親,就發了大水,未婚妻也沒了,幾番波折,不得不跟著妻子回了岳家。
葉家村這裡肯定是來過的。
每年的初二,都會帶著妻子兒女回來。
那時候的葉家村可不是這樣的,那時候的葉老大……那是人憎狗嫌。
可現在的葉家村的人,怎麼活的這麼熱火朝天這麼有精神呢?
岳丈說了,自己教孩子和兒子做大夫,在村子的貢獻點是一級。
就很稀奇的樣子。
然後看到大家分錢。
幾多年了,即便是做夢也夢不到這樣的場面。
如今房子蓋好了,他們一家也算是安頓下來,可口袋裡,那是分文皆無。
唯一的就是鎮子裡分給一家的糙米。
葉老大又發言了,主張給新來的常家安家費八百文,好用來在族裡買糧食鹽巴和棉布等東西。
常斌慌的忙擺手,“不合適不合適,這已經受了諸多恩惠了,怎好這樣。”
“姑爺子,你現在可是咱們葉家村的人了,咱們村子裡有規定的,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有活一起幹,有錢一起賺,也不是白給你,這是預支的。”
葉寶山覺得族長大哥說了不大好,他來說這番話正合適。
常斌激動的接過了八百文,對著眾人深施一禮。
葉洛茵就覺得,這個大姑父很聰明。
大姑彩玉也是眼淚汪汪,連聲說著感謝。
這個世上沒什麼應該應分的,逃難的生活太悲慘了,她和小女兒差點被人搶去,如果不是大兒子和夫君拼死護著,她和女兒下場可想而知。
她也聽母親說了,真的感謝堂弟帶著族人走到今天。
等鎮子裡的繡坊重新開業,葉風特意進去轉了一圈,趙娘子有些驚疑不定的看著葉風。
這一次倒是客氣的很。
因為她知道葉老大的大兒子,如今成了縣令大人的護衛,那肯定是不好輕易得罪了。
於是,硬著頭皮賣給了葉老大幾匹粗棉布,自然最低價。
一場秋雨一場寒,天氣逐漸在轉涼,葉風和族長商量之後,就派了一部分族人出去收鴨毛羊毛,路上的乾糧等消耗從公中出,每天轉下來,還別說,真能收到一些。
葉洛茵那邊又燒了一批碳,燒好的碳都放在了織造坊的倉庫裡,說起來也有一千多斤了。
荒地繼續開,如今葉家村的荒地上,種的幾乎都是蘿蔔,希望老天給力,繼續溫暖一個月,大蘿蔔就能挖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