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風一邊吃,一邊將縣城的情況和大家說了一遍。
聽了之後,族長和葉寶山感動的對著縣城的方向給池縣令磕頭。
明日就一起去鎮子裡報備葉家村的受災情況。
到時候看看管鎮子的賈吏要怎麼安排,等確定好之後,族人再回來商議,是去逃荒還是重建家園。
隨後族長就跟葉風彙報這幾天都做了什麼,各種竹編和柳編,老杜頭還準備做竹椅。
撈上來的木頭不少都幹了,葉材就帶著幾人做桌子,這個最實用。
還有十幾根房梁都好好的放起來。
還有開荒,就在山坡的東面又開了一塊地,種上了油菜和蘿蔔,其他的東西,也得不到收穫,就會下大雪。
這裡雖不是極北苦寒之地,可也有三個月大雪紛飛的天氣。
反正,在幾個老傢伙的監視下,全都動起來。
其他人也沒閒著,漫山遍野找吃的,在孫翠芝的帶領下,採了不少蘑菇和木耳,還找到了很多剛冒出頭的野菜,不過沒摘,反正山洞附近沒人來,遠處的倒是挖了回來。
幾個會射箭的這幾天收穫還可以,打了幾隻兔子和山雞,吃了一部分,剩下的都切塊曬成肉乾。
想起一事,葉寶山和葉風說,你娘和人去東面池塘挖野菜,還看到了周家村的周里正。
聽到這裡,一家三口竟然不約而同的交換了一下視線。
周里正是沒來得及跑?
那邊吳氏就說,“周里正看我還挺客氣,要知道以前可是用鼻孔看人,他還說什麼,藥費還是藥費,東西先壓著,等你來贖。”
賴於從前的行徑,吳氏懶得詢問押了什麼東西,總歸不是她家的。
一想起銀鐲子,心裡就痛啊。
族長,“周里正來山洞這邊,滿眼都是震驚之色,顯然沒想到咱們的日子過的有聲有色,看他那麼客氣,我就告訴他池塘的菱角……”
這邊聊得火熱,而聽得正來勁的葉洛茵被孫氏拉過去,六娘眼巴巴的看著葉洛茵,很想問,夫君呢,他去哪裡了,為什麼沒回家?
可不敢問,擔心不是自己想要的答案。
糙米和棉布都被吳氏給收走了,她看二人平安,就開始惦記孫子,也問道,“冬丫,你大哥呢?”
等大傢伙知道葉寒青竟然成了縣衙的衙役,都說葉家祖墳冒青煙了,菩薩保佑阿彌陀佛,他們現在衙門裡也有人了,那他們這些泥腿子也有靠山了。
吳氏的嘴角忍不住上揚,瞥了一眼劉氏,哼,看你以後在我面前還嘚瑟不。
因為實在太累,葉洛茵一覺睡到日上三竿,起來後發了一會呆,就聽到外面有說話的聲音。
出去一看,原來是老爸和族長他們回來了。
看神色還是很興奮的。
鎮子裡的受災情況比葉家村輕得多,房子泡了一半,一天之後大水就退下去了。
現在賈吏在統計人數,讓各村報上來。
至於被淹沒的葉家村,他得跟上面彙報。
賈吏的動作很快,貼出了告示。
依然徵徭役,和以前一樣,一戶出一人,沒有銅板,但提供一餐糙米粥。
然後不被徵的,可以報名工役,算是另一種形式的徭役,不過,一天給一個銅板,一餐糙米粥。
應徵者眾多,包括葉家村的一部分人也報了名。
從來沒遇到過這種好事,他們嚴重懷疑縣令換人做了。
葉風知道,這是池縣令擔心民變在安撫。
因為他以前就跟別地的縣令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