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老奴一直在宮裡,這個還真的不知道。”何太高尷尬道。
“我大概知道一些,那幾個孩子應該是鄉下來的,鄉下條件艱苦一些,不過這些年,在京城裡很多家庭也不好過,主要是這幾年的天氣比較不正常,大家的收成都不好。”趙鸞在旁邊說道。
“嗯。”王重默默點頭,暗道得想辦法提高大家土地農作物產量。
說到底,大炎朝還處於農業社會,莊稼的收成對農民來說很重要。
“先去吃點東西吧。”
王重步入一家看起來挺大的客棧。
“客官,幾位啊?”
店小二殷切的跑了過來,不過還沒接近王重呢,何太高攔在了小二面前:“離我家爺遠點。”
“是是!”
店小二一看就知道王重不是普通人,這樣的人物銀子可是很多的,要是遇到好的,自己伺候舒服了,隨隨便便能打賞自己幾個小銀子,也算是一筆不小的收入了。
“就我們幾個,給我在樓下來一個好點的位置。”王重說道。
“好嘞,就去東邊吧,那地方靠窗。”
“行吧。”
落座之後,王重隨便點了幾個菜,小二笑著下去準備了。
桌子上也就王重和趙鸞坐著,何太高等人則是坐到旁邊兩桌。
一群人把王重和趙鸞這桌都攔著,防止閒雜人等靠近。
這讓王重有些好笑,這何太高什麼都好,就是做事太過小心。
這時候,就聽到客棧裡面的說書人說了起來。
仔細一聽,說書人似乎說的關於他對盧平英抄家問斬的事。
邊上的聽眾聽得齊齊喝彩,叫好連連。
“明君在世啊,自從盧平英一死,呂黨那些人聞風喪膽…………”
這個說書人說的也夠玄乎的,好多事情牛頭不對馬嘴,也就是知道個大概。
但是趙鸞倒是聽得津津有味,還讓身邊的寧兒去打賞了一個銀子。
“鸞兒,這人就是胡扯呢,打賞他做什麼?”王重失笑道。
“他把你講的這麼威風,當然得賞。”
很快的,飯菜上桌。
這裡的菜味道還行,不過比起宮裡的要差不少。
這也難怪了,宮裡不說廚師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就說食材,都不是凡物,這要是都不好吃,那才怪了。
“相公,吃好了咱們去哪?”趙鸞問道。
“坐馬車,出城去鄉下看看。”
看了城裡民眾們的生活,自然也要去鄉下看看。
王重一直有個想法,那就是如何提高土地生產。
這個社會的人,沒人懶,大家都拼命的幹活。
但因為天氣的原因,導致農作物產量不高。
可真的是因為這個原因嗎?
王重可是記得,他皇家的良田,生產還是不錯的,其中肯定有貓膩存在。
最大的貓膩,極有可能是土地分配不均。
地主太多,產出的糧食過度擊中在少數人手裡。
而租田的,只能給人幹活,一年下來根本存不到什麼銀子。
這樣一旦出現惡劣天氣,災害什麼的,就要出現災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