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不過相公想學,以後我會教你。”
“一起去吧,這是我的一份責任。”王重穿好衣服扭頭出門。
孫秀秀神色詫異,她原本以為王重是個迂腐的書生,不屑在商場上和人打交道,如今看來,她看錯了。
用過早飯,兩個人領著四個下人,朝街上走去。
一邊走,孫秀秀一邊為王重介紹著他們孫家產業。
這附近,三分之一的鋪子是孫家的,其中一半對外出租了出去,另一半自己經營。
分別有酒樓,客棧,當鋪,布行,以及刀行。
酒樓和客棧因為這裡繁華的關係,生意一直不錯,唯獨布料鋪和農具鋪,生意近些年不怎麼好。
“布料鋪原本生意很好,可惜這些年外省運來的布料經常被劫,我們只好購買鄰縣的布匹,料子雖然一樣,但是價格高昂,價格上沒有優勢。”
“刀行最近因為趙家找到了一個新的鐵礦,煉製出的刀具比我們便宜,所以生意也被搶走了不少,這樣下去,這兩個生意恐怕維持不了多久。”
聽著孫秀秀的話,王重明白了一些。
來到刀行,果然,三個鐵匠各自牽著馬車,來到了刀行門口。
這些人將一把把各式形狀的刀具,斧頭擺開,讓孫秀秀自己挑選。
王重對這些不怎麼了解,可是一路走來,他發現一個問題,街上沒什麼農具店。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孫秀秀把這一批刀具買了下來,讓店鋪裡的人掛在牆上展示。
就在這三個鐵匠要走的時候,王重叫住了他們。
“這位爺有什麼事?”一鐵匠看王重穿著高貴,躬身問道。
“除了這些刀具之外,你們能打造農具麼?”
“當然行了,俺村農具都是我給弄得。”
王重點點頭,讓下人準備紙和筆,回憶了一下現代的一些方便既快捷的農具,說道:“按照這個圖紙,定製一批農具樣品給我,可以的話我們全要,有多少買多少。”
“當真?”邊上鐵匠驚訝道。
“這是我相公,不會說假。”孫秀秀雖然不明白王重用意,但只是定製一批她沒見過的農具罷了,她選擇相信王重。
這些人離開之後,孫秀秀又去了客棧,酒樓,巡視了一番。
雖說,這些地方都有專門管事的管理,但是如今孫家內憂外患,孫秀秀不敢放權。
之後的日子,王重對孫家的生意有了系統性的瞭解,更加確認了自己之前總結的三個目標。
一個月後,王重要求的第一批農具過來了,雖然和他要求的農具有一些初入,但比起這個年代村民們使用的農具,已經好了很多。
之後就是安排木工安裝手把,製作小零件,這些工作在大龍朝的時候,王重就已經親自研究過,因此上手很快。
兩個月後,第一批農具製造完成,為了讓客人們更有辨識度,他給自己的農具取了一個名,叫孫氏牌農具,並且在每個農具上面讓人雕刻了一個‘孫’字標誌。
不過讓王重意外的是,農具一經推出,居然沒什麼人買。
“無人問津麼。”王重從店鋪小二知道了這個訊息後,思考著。
農具本身是沒問題的,那麼問題出在推廣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