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糖葫蘆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
相傳起源於大約八百年前的南宋紹熙年間。
紹熙是宋光宗趙惇在位期間的年號。
紹熙年間,趙惇最寵愛的黃貴妃病了,面黃肌瘦,茶飯不思。
御醫用了許多貴重藥品都不見效。
皇帝見愛妃日見憔悴,便張榜求醫。
一江湖郎中揭榜進宮,為黃貴妃診脈後說,只要用冰糖與紅果煎熬,每頓飯前吃五至十枚,不出半月病便見好。
皇帝將信將疑,奈何貴妃的病也沒有別的法子,於是便按此辦法服用。
半月後,貴妃果然如期病癒。
後來,這種冰糖煎熬紅果的方法便傳到了民間,老百姓又把它串起來賣,就成了冰糖葫蘆。”
趙歡歡不疾不徐的語調,清脆悅耳的聲音徐徐道來,霍臺北聽得入了神。
正要誇趙歡歡見多識廣,忽聽楊一冷嗤一句:“霍老師問的是冰糖葫蘆的來歷,你卻說什麼紅果,這和冰糖葫蘆有什麼關係?”
趙歡歡問:“那楊一你認為冰糖葫蘆該和什麼有關係?不會是冰糖煎熬葫蘆吧?”
霍臺北忍不住笑起來。
老師長得再帥又如何,笑聲卻帶著明顯的嘲笑。
楊一忍著怒氣,說道:“我怎麼可能那麼傻?冰糖葫蘆這葫蘆說的是形狀啊,你看它這一長串,不像葫蘆像什麼?”
楊一說著翻了個白眼。
“哦,我還以為你鐵定覺得冰糖葫蘆得是冰糖熬葫蘆呢!”
“冰糖縱然不是熬葫蘆,也不可能熬紅果啊!它熬的是山楂!”
霍臺北更加忍不住笑起來,直笑得楊一鐵青了臉。
趙歡歡倒是淡定。
霍臺北終於收起笑容,說道:“楊一,紅果就是山楂啊!”
這下,楊一的臉色更黑了。
一路上,楊一都氣鼓鼓的,不肯再張開口說話,霍臺北和趙歡歡沒有人打擾,更加相談甚歡。
“歡歡,真沒想到你竟然懂得這麼生僻的歷史故事,我這個歷史老師都要甘拜下風了。”
霍臺北的讚美,趙歡歡不置可否,只是謙虛道:“霍老師說笑了,霍老師教的歷史知識都是考點,對考試升學有極大的作用,我知道的不過是傳說,考卷上不會考的。”
“歡歡,你錯了,這傳說流傳百年,肯定是有據可考的。”
趙歡歡默了默,不與霍臺北爭辯,他要誇她就讓他誇吧。
誇她,能讓楊一氣得七竅生煙,她當然不能阻止。
霍臺北又道:“因為冰糖葫蘆的緣故,我一度以為山楂就是水果呢,沒有想到它原來還可以治病。”
趙歡歡點頭,“山楂的藥用功效很多,它能夠消食積、散淤血,驅絛蟲,止痢疾,特別是助消化。
那位江湖郎中之所以能夠治好皇貴妃的病,大概是他開出的山楂的藥方對了皇貴妃的病症的緣故,那黃貴妃平常吃多了山珍海味積了食,做下了病,山楂剛好對症下藥。
關於山楂的藥用價值,李時珍就說過‘煮老雞硬肉,入山楂數顆即易爛,則其消向積之功,蓋可推矣’。”
趙歡歡說完歷史典故,竟又對醫學知識侃侃而談,更令霍臺北驚為天人。
“我還以為歡歡是個死讀書的,沒有想到讀了不少課外書啊。”
霍臺北又誇了趙歡歡,楊一不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