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之前將這位上一部《警.黑風雲》以及幾部只有5分鐘左右的小配角電影都看了,拋開外貌確實演得不錯。”
“是嗎?那今天可以期待一下了。”
“不過從演員到導演都算新手吧?”
“這個導演鏡頭語言掌握得不錯,本人好像更傾向於拍小眾片,前作《飛鳥》拍得有點晦澀——”
“額……”拿著手機翻看評論的人一頓,“這部該不會也走晦澀路線吧?”
“誰知道呢?”她同伴聳聳肩,“文藝片真的很喜歡走晦澀隱秘的路線。”
“看簡介貌似是百合片,或許又一個《小姐》?”
帶著這樣的想法,準備觀影的兩人在大熒幕亮起來後不自覺收緊心神。《薄荷》的第二版開片是以演員的哼唱引出裴相美,不同於第一版明確裴恩的身份,第二版裡裴恩更多的是出現在鏡子裡或者單獨的光影,一時間叫人疑惑是否真實存在。
新聞中不停播報的大人物死亡,給本就昏暗的畫面蒙上一層陰影,先前還念著是否有“貢獻”鏡頭的觀影者漸漸沉浸其中,及至裴相美與裴恩、光與暗交替出現的奔跑鏡頭,一邊暗暗擔心一邊卻又為美麗且驚悚的畫面所俘虜。
江宜舟在觀看第二版《薄荷》時就被全文燦鬼斧神工的剪輯以及鏡頭安排嚇到,明明都是她演的,但偏偏觀看時就像第三個人的作品,無論裴恩還是裴相美都是另一人。
特別是穿插其中若隱若現的需要抽絲剝繭才能察覺的資訊量,還有裴相美跟裴恩似扭曲陰暗又純情的感情線,若不是知道全景她真要被他的手法嚇到。
不過,她好像演得不賴~
江宜舟正式透過這部電影真正認識到全文燦,明白了難怪車鎮英嘴上說著拍不好就把他給替換,實際一直到拍攝結束都沒換下來。
“所以裴恩和裴相美是兩個人還是一個人?”
“一個人……裴恩更像是裴相美幻想出來的,這是精神分裂的獨白?”
“但那個男人怎麼會注意到裴恩,又為什麼摸黑去殺她?還有一直播報的新聞……”
單純只是想審判一下女演員演技的觀影者帶著滿滿的疑惑走出去,其中多數都是準備撰稿的影評人,回到酒店面對評論完全陷入沉思。
金俊浩自上次電影後便開始關注起江宜舟,這次特意飛到柏林只為目睹一下《薄荷》,作為首批觀影者按理來說影評早早就該上了。但直到其他影評陸陸續續出現,《薄荷》口碑發酵,其中女演員一人飾兩角的演技得到肯定,他才開始動手。
[《薄荷》——橫空出世的新人女演員,她值得一個最佳女演員獎!]
他按下傳送鍵,第二天《薄荷》迎來井噴式的影評,百分之90都在驚嘆於江宜舟的演繹,由此她的名字全面覆蓋在各大平臺。
正式頒獎這天,江宜舟這三個字,包括履歷早已經在各國刷出存在感。得益於先前的人氣積累,跟她相關的訊息人們接受得極其容易,最大的爭議點“愛豆轉演員是否存在演技?”都被安熙真和公關團隊扭轉為“年紀輕輕就獲得提名演技絕對極佳”和“終於看到年輕的新面孔了,希望導演們放下老古董般的成見”
“別緊張像以前一樣。”安熙真轉頭望著身旁的女演員,“將獎項這些全部拋在腦後,至少你應該留下一張出圈神顏照。”
江宜舟被她逗笑:“得看歐尼的攝影技術了。”
安熙真唇角微勾,笑眯眯地看著她,順勢幫忙整理整理垂落的發絲,語氣很是誇張:“如果能忍住不拍你,那攝影師一定是假的!”
江宜舟抬眸,凝視她的眼睛,看見自己身影,片刻眉眼一彎:“說得沒錯~”
車輛穿過人群來到紅毯處,這裡有恰似山與海的攝影師、記者和粉絲們,高矮不一外貌不同,無一例外精神高度集中。
“這是誰的車?”
“是江嗎?”
聽著竊竊的詢問,安熙真輕輕拍拍江宜舟的肩膀:“去吧,告訴所有人屬於江宜舟的時代正式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