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一步而算百步,這才是高人啊!
如今滿朝文武都在等著秦為回朝,其中想趁機生事者不在少數。
現在好了,秦為提前便想出了應對,到時就算那些人想發難,也沒了藉口。
看看趙禎的表情吧,此刻他的滿臉都是滿意的笑容,關切的問道:“他還說了什麼?”
牛莽不敢抬頭看,但也聽出了趙禎話中的輕鬆,於是便道:“秦副帥說,此戰他受傷頗重,隱有身心俱疲之態,還望陛下恩准他辭官養傷。”
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啊!
識時務者為俊傑,這話千古流傳,可真正能做到激流勇退的又有幾個?大多是一些戀棧不去的蠢貨罷了。
而那些真正的大智慧,春秋范蠡、秦國王翦、前堂李靖……這些人為何能功成身退千古留名,如今再看一眼明瞭。
“愛卿此番勞苦功高,又是為國受傷,自然要好好將養不能馬虎……”
趙禎愈發的滿意了,笑著道:“只是辭官就算了,他才多少歲?若真辭官歸隱,倒顯得朕成了那嫉賢妒能的昏君了,他知進退,朕亦不會負他,如此……便命他回朝交割兵權後,回家養傷去吧,至於他的官職爵祿一併保留,且全擢升一級,待到傷愈後再重回中樞。”
說什麼辭官隱退,這只是秦為向趙禎表的忠心罷了。
若趙禎真的答應了他辭官,這就是有功不賞、兔死狗烹……那日後朝中能臣還有那個會忠心耿耿的做事?
君臣都是明白人,彼此默契就好。
……
三日後,秦為回朝。
草草交接了兵權後,秦為連進宮覆命都沒有,便已傷重為由回家去了。
不過朝中的聰明人不少,於是在秦為回家後的第二天,呂夷簡幾個宰輔便已探望病情為由去了秦家。
期間呂夷簡照舊是那副跋扈的性子,直言不諱道:“你這小子真夠賊的,一句‘傷重’便躲了,卻苦了老夫等人,還要為你的賞功發愁。”
別管秦為是傷重還是死了,這次大戰他無疑是首功。
既是有功,那就不能不賞,除非秦為再像以前那樣做些出格的事兒,把自己的功勞給抵消了。
可這次的功勞太大了,大到他有任何異動都會被群起而攻。
所以他躲了。
秦為喝了杯酒,笑著道:“呂相真是冤枉我了,之前交還兵符時我便向陛下上過奏疏,想要辭官隱退。”
“隱退?”
晏殊沒好氣的笑了:“你才多大?最多三十多頭吧?若連你都隱退了,那我們這些老傢伙豈不是要進棺材了?再說,你如今也有後了,麥芽才多大?你若隱退了,日後兒孫的前程豈不是沒了?”
秦為搖搖頭道:“十分能耐使七分,留下三分給兒孫。十分能耐都使盡,後輩兒孫不如人……我能給他們的都在這裡了,後面的日子還長著呢,便是我能再照看他們五十年,可五十年後呢?”
說到這兒,秦為忽然想起了范仲淹。
范家自仁宗起逐漸興旺,後經百年而不衰。
難道靠得只是范仲淹給兒孫們留下的福澤?
想要家組昌盛,底蘊是一方面,可更重要的還要看這些後輩兒孫們是否勤勉自持,否則就算再多的福澤也無用。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