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楊氏那清亮的笑聲,秦為莫名其妙的想到了梁紅玉,那位巾幗不讓鬚眉,想必笑聲會很爽朗吧。
秦為一直沒接茬,楊氏的笑聲難以為續,就有些虎頭蛇尾的結束了。
她的眼中依舊沒有什麼羞惱之色,“大朗,當初你父親中了進士三甲秦家上下無不歡喜,只是後來殿試,他卻獨身回了家,沒有封賞也沒有官職,後來你父親便很少在與人來往,這些朋友親戚也漸漸沒了聯絡……”
這一串說辭很是平穩,把這些年沒有登門的理由講的有禮有據。
她在微笑,秦為也在微笑,然後問道:“為何沒聯絡?不知道家住哪兒?還是我父親沒有登門過?”
秦家最難的那幾年,秦豐也曾找過這些親戚,想他們藉機一二。
可惜,那時的秦豐的得罪了皇帝人人喊打,能保住命已經是萬幸了,那些人自然不敢接觸。
楊氏的微笑凝固在臉上。
這只是說辭,讓雙方下臺的說辭。
可你竟然追問,這是不要臉面了嗎?一般人遇到這等事大多是含糊過去,可秦為卻不同,直接追問為何沒送。
當然不能登門!
一旦真登門了,萬一哪天上面怪罪下來,整個秦家都得跟著倒倒黴,要知道當初的秦豐可是在殿試的大殿上指著鼻子把真宗罵了個狗血淋頭。
後來若不是范仲淹等幾位新科進士極力求情,朝中王臻、王堯臣等幫著說話,秦豐能不能活著走出皇宮都是一回事兒。
秦豐歸來後無功無爵,並被真宗親口罷黜了功名,令其終生不可入仕。
這樣的懲罰對一個讀書人來說,無疑是滅頂之災!
尤其是在大宋這種以讀書做官為終途的時代,真宗的懲罰無異於毀滅。
之後那些同窗親友自然不敢再與其多牽扯,生怕一個不好引火燒身。
秦家本就是落寞寒門,秦豐的堂哥秦非混了一輩子也不過是個從八品的小官兒,他豈敢露頭?
對於這些人的冷眼旁觀,秦為並不記恨。
畢竟樹倒猢猻散,不來往怕沾惹是非也情有可原。
但現在呢?
秦家發跡了,你們便開始謀劃著要來分一杯羹,這事兒秦為不能忍。
楊氏的神色僵硬,然後又緩和了下來,說道:“這裡面是有些誤會,不過你伯父一直在掛念著你……”
“我很好!”
楊氏面色如常的道:“是嗎?”
秦為起身走到大門那裡,說道:“不差錢,不差權,還有什麼不好?試問,當今大宋有幾人還敢與秦家結怨?”
他站在門內,漸漸魁梧的身體遮住了大半光線,看著竟有些穩重之意。
這是一家之主!
他已經有資格自稱秦家之主了,而這一切都是他自己打拼來的。
這一刻,後悔就像是毒藥,在腐蝕著楊氏的心。
若是當初秦豐登門求見,他接納了秦豐,並施以微薄的救濟,現在秦家的勢力他家同樣能擁有。
那麼多錢財,那麼多人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