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婷哪裡能想到,這個普通的老頭竟是御醫。
御醫大多都是高傲的,畢竟這年頭醫療水平不高,名醫和上帝的地位其實差不多,都可以拯救人於彌留。
劉婷一個女兒家,哪裡和這些官場上的人物打過交道,被王惟一這麼冷諷了一句,便有些露怯。
“奴……奴家不知……”
秦為沒理這些,等王惟一給劉姝號脈複查後,笑道:“王先生辛苦了。”
古人對階級稱謂十分嚴苛,只有老師、醫者或是學士才能被稱為先生,秦為如此對他也算客氣了。
“被貶之身不敢稱先生,秦大人隨意稱呼就是。”
王惟一抱恙地笑笑,收起藥箱後,有些欲言又止。
這是標準的有事相求時才會露出的表情。
然後就只等著對方問‘你怎麼了?’‘出啥事兒了?’‘有什麼可以幫你的?’
秦為心中暗笑,卻沒有刻意揶揄王惟一,直接奔如主題。
“王先生有事直說無妨,這些日子多虧了你的悉心調養,姝兒的病情明顯好多了……之前的事情過去了,就莫要再提,秦家對待朋友絕不吝嗇。”
秦為是個什麼樣的人,透過這段時間的瞭解王惟一大抵還是清楚的。
他看似睚眥必報,卻愛憎分明。
對待仇人,秦為絕對是噩夢的存在,一旦招惹便是不死不休。
而對待朋友,不管是當初的王臻,商郡王府小公爺,還是後來的這些朝中盟友,秦為皆是以誠相待。
他對朋友從不小氣。
王惟一稍稍鬆了口氣,趕忙拱手道:“實不相瞞,王某家中長子也到了鄉試的年紀了,只是某如今沒了官職,犬子奈何也成了寒門……”
所謂寒門,並不是指單純的窮苦出身。
而是指祖上曾經有過官身,又或是上數三代都是門第出身,當代破敗了的一些人。
在宋以前,中原地區千年來都處於門閥壟斷的時代,就算強盛如大唐那樣的王朝,也仍然繞不過這些龐然大物去。
這就導致了科舉興起的步步血淚。
為何千百年來人人都想當官?
不僅是權利的誘惑,還有官職本身帶來的各種好處和優勢。
王惟一當初是從四品的太醫院副承旨,別看只是個四品官,這已然是浩瀚官海中無數人終極一生都達不到的高度。
有了這份官身在,兒子參加科舉就能輕鬆越過鄉試這個步驟,從而直接參加省試。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多少學子苦讀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才換來了這麼一次能夠攀登天梯的資格,而偏偏有些人一出生就站在了頂峰。
尤其王惟一還是京官,給兒子弄個這樣的名額也不算太難。
可現在王家成了白身,這種待遇自然就沒了,想要參加科舉就只能按照流程一步一步往上考。
如此科舉的艱難程度何止翻了數倍。
那簡直是天差地別!
就好像原本五百分上名校的你,因為戶口調離的問題,就只能考六百甚至更高的分數才能爬到原本現有的程度。
都說後世高考難,秦為只能說……那是因為你們沒有經歷過現下的科舉。
那才是真的難。
三年一次的鄉試,每年都會聚集大宋百分之九十的學子,而真正能越過獨木橋的,只有僅僅兩百餘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