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宋好兒郎> 341:‘此可笑者、不死何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341:‘此可笑者、不死何為?’ (1 / 3)

一項工程從投建開始。

便會伴隨著貪腐、瞞報、以次充好……這一點無法避免,就算是放到任何一個時代,也沒有誰能做到一個工程從建造伊始到結束沒人不貪的。

人上一百,手藝齊全。

有那會貪的不會貪的,不想貪卻不得不貪的,還有想貪卻不敢貪的。

但凡有一人開這個頭,便會是一個窮無止境的迴圈。

這就是秦為對這多數大宋朝臣的評價,他們之中也許不缺乏忠骨者,但忠骨和貪慾那是兩回事兒。

這不是他一廂情願的主觀評價,而是切切實實存在的事情。

正史曾記載,仁宗年間,李仲昌諫言黃河改道六塔河,群臣複議、遂此事成矣!

這是一項耗時幾十年的大工程,期間耗資更是一個天文數字。

勞民傷財咱就不說了,就說這最後的結果……

六塔河河道終究還是太窄,最終承受不住黃河流量的強灌和衝擊。

坑爹的工程一夜之間付諸東流。

他們妄想堵住北流的口子,放開東流的腳步,從而達到他們河水東引的目的。

客觀的說,大家這個想法是好的。

可他們卻沒有一個人,去切身實地考察過,更無人瞭解過黃河流域的現狀如何。

好吧,就算現年間大家對水利的知識不那麼瞭解。

可你總要測量一下地勢海拔,計算一下流量流速,弄個可行性評估啥的吧?

完全沒有!

整個大宋朝堂上,無數的朝臣官吏們,大家就看著地圖劃線,草圖畫了一堆又一堆,然後再互相打打嘴炮。

就事兒這麼愉快的決定了。

但僅僅一天,總結表彰會還沒開呢,六塔河就決口了。

史書曾記載:“溺兵夫、漂芻藁不可勝計”。

死人也就算了,曾經富庶的河北路也因此被狠狠地禍禍了一把。

現如今大宋所有君臣的都知道,河北路最重要的軍事重鎮,定州也就是折家如今鎮守的府洲諸地。

這些地方的兵額加起來足有十萬之重!

可就是因為這次的決口,等到五十年後的宋神宗時期,重新稽核兵員額度的時候,只剩下兩三萬了。

當地百姓的人口也下降很嚴重。

這就是當初仁宗時期黃河改道的全部過程,又可笑、又辛酸。

到底是一群多沒腦子的人,才能想出這種辦法來。

反對的聲音也不是沒有……

當年最先提出反對聲音的人,就是當代大文豪歐陽修!

可也許是因為秦為的出現,歷史也出現了細微的偏差。如今的歐陽修還乖乖的待在國子監裡,嗷嗷待哺等著秦為傳授知識。

原本十年後才會發生的黃河改道一事,竟也提前了這麼久便上了日程。

但除了時間線有些偏差外,發生的許多事情卻都和當年的情況差不多。

趙禎果然還是接受了群臣的提議,決定疏通橫隴河道,從而引流黃河改道六塔河。

所以這一項提議放到現在,就更沒人來阻攔了。

就算有,這些人也會讓趙禎‘聽不見’。

所以……秦為來了!

大文豪不是什麼水利專家,秦為也不是真的天才什麼都會。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