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項部最怕的是遼人,所以他們早些年便毅然決然地選擇向遼國稱臣……”
“可後來他們發現,大宋也不是好惹的,尤其是澶淵之盟後,党項部更加確信今後幾年裡,宋遼兩國的交鋒基本不會再有了。”
“……然後他們就怕了,怕大宋回過頭來制裁,更怕遼人虎視眈眈在某天深夜一把火點了它的老家。”
這塊大陸上如今最難的就是党項部,他們有野心卻還不夠強大,所以不得不在兩個大國之間左右逢源。
然後躲在夾縫裡瘋狂發育。
秦為很認真的說道:“遼人也正是看準了這一點,才會故意誘導我們,讓大宋覺得遼國與黨項部有合謀的可能,讓我們自亂了陣腳……說句難聽話,這不過是遼使耍的小孩子把戲罷了。”
無緣無故花了這麼多錢,結果到頭來卻買了一推廢紙回去。
可想而知……等耶律廣軍回到國內,遼國君臣會怎樣處置他這個腦殘又無用的敗家子?
耶律廣軍豈能不恨?可恨能怎樣呢……這一切都是他自願的!
所以為了挽回損失,他不得已使了這個爛俗的小計謀,試圖用這種方法告訴大宋君臣……你們要點臉,把錢還給我吧。
更可笑的是張士遜竟然還上當了!
又或許他就是故意上當的,只要能把秦為趕出朝堂,他寧可裝作上當了,反正這種事情根本沒有標準答案。
等到大宋君臣都回過神來,一切早已塵埃落定。
秦為覺得張士遜這種人就是典型的小市民思想,沒有半分國家大勢的覺悟,由此也可見,大宋如今是多麼的青黃不接了。
走了個丁謂,又來了張士遜,一個奸佞、一個狹隘……宋國朝堂上若都是這種人,國家焉能不敗!
“党項部如今就是個人盡可夫的婊子,就算大宋放棄了這個地方,他們也會想辦法主動倒貼上來,因為比起遼國,大宋給的好處更多……”
趙禎聽到這裡就覺得很有趣,他問道:“那你的意思,党項部不會與遼人合謀?那我大宋呢?”
党項部有沒有可能與大宋聯合圖謀遼國?
“不會。”
秦為搖頭道:“党項部不是大宋的對手,但他們也絕不會和大宋合謀遼國……”
“恃強才能凌弱!”
秦為淡淡的道:“大宋打不過遼人,党項部又何必舍強求弱?”
額!
秦為說話間殿內的氣氛發生了莫名的轉變,劉娥抬眼看去,有人面露憤慨,也有人心虛低頭,還有人……臉紅了!
趙禎的臉也紅了,他沒想到秦為能把話說得這般赤裸,扎心啊!
可滿殿君臣只能在心裡暗罵,卻不能指責。
人家說錯了嗎?
大宋本來就打不過遼國,就連自家宰輔都主張以和為貴不願再觸遼國鋒芒,他們還能說什麼。
再說下去就真是挑動開戰了。
秦為不管這些,該說的都說了,他拱了拱手退回去,正站在了王臻的後面。
這場由張士遜先發制人的交鋒,最終以秦為完勝終結。
殿上君臣再次對這個十八歲的年輕人有了顛覆性的認知——人才啊!
有理!有據!有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