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35.履端之慶 (1 / 2)

婚後的生活如膠似漆,左戰對張嫣又敬又愛,視若瑰寶,準備做個寵妻狂魔。眾人本以為大婚後的小皇帝會收斂一段時間,沒想到暴風雨很快就來了。

勤政殿內,方從哲等內閣成員剛彙報完今年的京察和歲入情況,正打算提議隆重的慶祝一下春節,不料左戰鐵青著臉問道:

“今時不同往日,前線的將士和各地的災民都需要海量的銀子,怎麼藩王們的俸祿還是居高不下?讓他們分出些田地安置流民,他們明裡暗裡作祟。讓他們捐點銀兩填補虧空,他們跟朕一個勁的哭窮,難道這大明的天下他們就沒有責任嗎?”

先前左戰為了安置流民,曾帶頭割讓皇莊的土地,但眾藩王卻無動於衷。後來募捐的情況也不理想,朝廷的五十萬兩赤字多是左戰從內藏庫補齊的,所以他早就想動一動這群蛀蟲。

韓熀見小皇帝臉色非常難看,心想他是嫌皇族的俸祿太高了,但這畢竟是皇家內部的事,只能試探的說道:

“聖上息怒,王爺們的份利都是按祖制發放的,如今這項支出雖多,但皇族興盛才是大明之福,臣等儘量縮減其他支出來平衡財政。”

這都要怪朱元璋早年的一些經歷,當了皇帝以後怕子孫吃苦,便訂下高額的俸祿制度,只要是在宗人府玉牒內的皇室,十歲以上都能領取一定的錢糧。各地的王爺為了多拿俸祿,拼了命的生養後代,時至今日已經不下十萬人。光是這筆開支,朝廷一年就要花費二百多萬兩白銀,近六百萬石糧食,其他封賞不計其數。

左戰雖然覺得太過於荒唐,卻明白不是內閣的錯,沉悶的說道:

“祖制不可違,但今年從遼東戰場歸來的將士們需要犒賞,甘肅和山東的災民需要賑濟,楊愛卿說至少還需要拿出七十萬兩白銀,否則明年的春耕就會荒廢。可是今年的歲入約計五百一十萬兩白銀,光是遼東的軍餉就用了三百多萬,這還不包括朕的新軍和勇衛營。難道以後都要朕來出錢替朝廷填補虧空,朕就是把紫禁城賣了,又能堅持幾年?”

眾人聽小皇帝的意思是要縮減皇族的俸祿,但此事涉及各地藩王及其世子、郡主等人,少說也有近十萬人,一時誰也不敢接話。

左戰也知道這是在難為這些臣子,說白了都是朱元璋的失誤,只能自己背這個鍋,故而說道:

“今年的歲俸先用內藏庫的珍玩字畫來抵,對應的銀子優先用到遼東和災區,朕的這些皇親們若是有意見,讓他們到這裡來說清楚。

至於春節的佈置,朕覺得可以依照內閣的意見好好慶祝一番,只是不宜太過招搖奢靡,凡事儘量從簡。”

說起春節,源於鬼神之說,興起於虞舜時期。那時有個怪獸叫年,臘月裡經常出來吃到處亂跑的小朋友,百姓苦不堪言。後來人們發現年獸怕響聲,於是就點燃竹子發出啪啪啪的聲音來嚇唬年獸,再後來就發明了煙花爆竹,集中到春節那日燃放。

到了明朝,春節的講究就更多了,尤其是皇宮裡的規矩更為複雜,一天下來都是禮儀,能把人活活累成狗。左戰聽完禮部尚書葉向高的安排,心裡直打退堂鼓,心想過年本就是圖個閤家團圓,歡天喜地熱熱鬧鬧就行了,做那麼多場面上的事瞎耽誤工夫不說,還勞民傷財。

葉向高見左戰有意推辭,心想自己就這麼點權力了,再不讓施展以後怎麼在朝堂上搖旗,據理力爭的說道:

“啟稟陛下,我朝正旦朝會儀式訂於太祖皇帝,與登極略相仿,初一當天陛下必須在皇極殿接受百官朝賀。”

左戰心想皇家朝儀排場大、程式多,很多人都是徹夜不眠,自然非常辛苦。又聽葉向高搬出朱元璋來壓他,不免有些動搖的說道:

“葉愛卿先簡略講吓當天的規程。”

葉向高自然欣喜,不厭其煩的開始他的表演。

除夕當天就要在皇極殿設皇帝御座,放置寶案、香案,教坊司準備中和韶樂。初一拂曉時分,錦衣衛把鹵簿、儀仗、明扇等擺好,安排四個甩鞭子的力士,教坊司的皇家樂隊面北而坐。殿內佈置侍衛上直軍,大漢將軍從正殿一直排列到午門之外,皇帝的龍旗分兩列一直到皇極門外。

天一亮,儀式正式開始,先敲三通鼓,百官穿正式朝服從左、右掖門入皇極殿,執事官向皇帝行五叩之禮,請皇帝駕臨正殿。

皇帝穿戴袞服龍冕起駕,教坊司就開始演奏“中和樂”,尚寶司的太監捧著二十四枚御璽走在前面。到達皇極殿以後,先將明扇開啟,把御璽放在寶案上,然後停止演奏,由四名執鞭的力士鳴鞭報時。

大太監高喊:“排班”,站立在丹墀兩側的百官馬上整齊排列好隊形。

贊禮官喊:“鞠躬”,教坊司開始演奏韶樂,百官則向皇帝行四扣禮。

典儀官喊:“進表”,相當於現在國家元首發表的新年賀詞,韶樂停。

內贊官喊:“宣表目”,百官跪拜聆聽,皇帝講完後正殿內外的臣工要集體跪拜,山呼萬歲。

之後,外贊官喊:“眾官皆跪”,百官代表跪在丹墀之中向皇帝致辭:

“具官臣某,茲遇正旦,三陽開泰,萬物鹹新。恭惟皇帝陛下,膺乾納祜,奉天永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