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意山寬廣山脈上分佈著各色建築,有的造型華貴,金碧輝煌,有的簡練優雅,別具一格。
在其中有一個佔地極廣的三層樓宇,造型古樸莊重,瀰漫著歲月氣息。
巨大的門口上方,有一塊行匾,其上書有“傳功閣”三字,正是一處藏經納法之地。
傳功閣內第一層東南一角,有幾排巨大的書架,一本本書籍被整齊擺放在其中,因為來第一層主要以那些入門弟子居多,所以這裡的古籍,都沒有被燒錄進玉簡。
在其中一個書架前,路三手裡拿著一本書,只見他雙目微閉,手中的書籍無風自動,正一頁頁的快速翻動,一會兒工夫那本書就被翻完。
路三面無表情,搖了搖頭,將手中的書籍放回原處,又拿起另一本,繼續用神念掃視。
半日之後,外面天色已然有些暗了,路三臉色有些蒼白,因長時間的快速翻閱,他的神識耗費頗大,不得不停下來,從腰間儲物袋拿出了一枚丹藥,服了下去,隨後便原地盤膝坐下,默唸凝神之術,以求快速回復神識之力,這裡頗為安靜,偶爾有弟子路過,也沒人過來打擾他。
三天時間就在路三翻書和打坐間匆匆而過,在這三天里路三透過一番查詢,總算找到了一些對上古靈寶描述的隻言片語,透過和其它古籍的對比,路三也對小鼎有了一個大概推測。
這小鼎是一件靈寶,而且極有可能是一件先天級靈寶,想到這裡路三不禁有些自鳴得意:“本公子不但風流倜儻,英俊瀟灑,風姿卓越,竟連運氣也是好的很,隨隨便便都能撿到先天寶物,雖然這玩意並不太搭理自己...”
他一邊想一邊從懷裡拿出銅鏡,滿臉陶醉,似乎又忘了來傳功閣的原因和自己所付出的代價。
良久這貨才回過神來,又想到小鼎不知什麼原因,似乎需要巨量的精粹靈力,有些無奈,搖了搖頭。
“看來不下些血本是不行了!”
......
聖光山在聖衍宗正東方位,被丹元峰和靈虛山一北一南所包夾,它的山體猶如一個巨大的火山一般,呈錐形坐落在山脈之間,快的山頂的位置被白雪所覆蓋,從遠處看去美麗異常。
山頂之上,有一個巨大的天坑,黑黝黝的不知有多深,天坑之上出口位置,有一圈石碑聳立,將出口圍了起來,石碑上有法陣刻畫,不時有靈光泛起,顯得頗為詭異。
在聖光山山腳下有一片建築群,在建築群最前端,有一排造型一樣的三層閣樓,它們彼此相連簡潔整齊,這裡便是聖衍宗發放修行資源的統籌之地。
三山四峰各有其不同的職責,比如承意山要負責新入門的弟子教導,丹元峰負責各峰的丹藥供應,靈虛山則以製作法寶和研究各種法陣為主,天極峰作為執法閣總部有監察各峰弟子之責,上清峰是個特殊存在,因為她們只收女弟子,當然那些新入門的女弟子,也可以去別的山峰,除了平日修煉,她們也負責各種靈草的培育,而正陽峰作為宗門核心,位居各峰之首,是協調各峰步調的重要所在,當然這都是各峰眾多職責中的一小部分,也有專門的執事弟子負責。
而聖光山則負責發放宗門任務、各峰修行所需的各種物資,以保障宗門的正常運轉。
也有以各峰一代護宗長老組成的世俗主事人和二代弟子,鎮守在北瀘王朝各個關鍵位置,他們亦歸為執事堂排程。
......
在發放物資的那一排閣樓中,有一個華服老者坐在一個桌子旁搖頭晃腦,不時拿起桌上的酒壺喝上一口,嘴裡哼著小曲,顯得怡然自得,他便是這裡的一個主事,名叫鄭任秋,主要負責丹藥、靈石以及各種物資發放核實。
哼著小曲,剛咂了一口酒,便有一個年輕弟子走過來抬手行禮道:“鄭長老,正陽峰路師兄有事求見。”
“正陽峰?路三那小子?”鄭任秋一愣,不確定的問道。
“正是路三師兄。”青年弟子回道。
“他來幹什麼?”鄭任秋說完,便起身向前廳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