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技術的應用,現在的新機甲已經不再像最開始那樣是三秒男,再加上綜合利用新材料製成的武器,最新的機甲已經可以支撐近半個小時的高強度戰鬥,如果不浪射的話,一個小時的戰鬥也是可以支撐下來的。
這對於現在的學院來說也是一種很大的突破,半個小時的戰鬥壓制,以這種最新的機甲來說基本上是穩操勝券,半個小時的時間足夠結束一場戰爭。
當然這些新機甲只是用來形成高階的戰力,而以新材料為基礎,常規能源為動力配合新能源武器的一批機甲早已經是進入到了最後的實戰檢驗階段。
相對於機甲,戰艦所需要的能量又大了一個層級,以現在的能源儲存來說還是不夠持久,只能是以核能為基礎,以新的能量石來搭配武器系統,組成了一個綜合的戰艦,別看是這樣,戰艦的戰鬥力也提升的不是一星半點。
開天實驗室依然在努力的研究,爭取早一天能夠完全的實現這種新能源的代替,現有核能的汙染性和不可控,光能的難以利用,這些都是人類要解決的難題。
這新能量石的出現,也給人們提供了一個更好的思路,這種天然形成的能源,乾淨,清潔,無汙染必定是未來的首選。
機甲的測試現在到了最終的定型階段,各項能力也有了進一步的提升,再過一些時間,最新的機甲就可以量產裝備到學院,這也讓眾人著實高興了一陣。
戰艦方面,學院沒有增加新戰艦的打造規劃,只能是加緊研究現有技術,爭取把戰艦的戰鬥力再提升一個檔次。
不過在實驗室裡還是有一艘最新的戰艦一直存在著,整個戰艦全是新技術和新材料打造而成,欠缺的只是能量石的大小和純度罷了,所有人都在希冀能量礦裡能有好訊息傳來。
而那些勤勞的小蜜蜂們,也不再侷限於這顆行星之上,他們開始向外發散,漸漸分佈到了各個星球之中,遍佈整個星系,尋找著傳說中的能量礦石,也尋找著不同種類的能量礦石。
學院的發展蒸蒸日上,這樣的盛況也讓李伯陽無比的驕傲,自從魯院長離開之後,魯班學院有多久沒有這麼熱鬧過?
李伯陽看著外面來來往往的人群,他的思緒也飄散了出去。
“不知道學院大比的時候是不是可以一鳴驚人呢?”
李伯陽的心裡也開始期待了起來。
新東西的認知和掌握總會有一個瓶頸,也會有一些階段性的勝利,隨著時間的推移,原地躍遷技術的實現也被提上了日程。
雖然現有的能量石並不足以支撐原地躍遷的龐大能量需求,而且現有的控制技術也不能保證龐大能量的安全釋放,但是經過大家的反覆研究,最終還是發現了一絲端倪驗證了技術的可行性,這也讓眾人的動力又強勁了一些。
能量石的提純和儲存技術一直是研究的重點,可是再也沒有什麼新的突破,只能是透過大量的實驗來積累一項項的原始資料。
新材料的研究也進入了一個平緩期,更多的精力都是投入到了對現在研究出來的材料做進一步的擴充套件和增強。
因為新能源的發現,光腦方面的發展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各種各樣的新型光腦層出不窮,雖然大部分用來滿足實驗室的需求,但是對光腦的前景一片看好。
機甲方面,雖然現有的能量石不足以支撐大型機甲長時間的戰鬥,可總算是有了一些突破,在高階戰力上還是有了明顯的優勢。
而且以新型材料製作的機甲,縱然是搭配上現有的能源模式,戰力也是有了質的飛越,第一代的量產產品已經是在學院裡列裝,實驗室的周圍早就換成了這種機甲。
而那兩支新成立的機甲小隊,則是擁有最先進的機甲,同時他們也擔負著機甲測試的任務,所以他們永遠是走在學院最前端的機甲師。
雖然在大型機甲上有了限制,可是在微型機甲上卻是大放異彩。
高等級的能量,使得微型機甲有了更好的選擇,不僅速度有了提高,攻擊力也是猛增,更是逃跑保命的無上利器,這也讓微型機甲開始有了新的發展。
一批批的訂單也悄悄的提上了實驗室的日程,這樣的事情總是避免不了,學院也有學院的難處,各方面的人情,在哪裡都是一樣。
新的能量石不僅是能量武器的重要能源,更是能作為能量盾支撐的不二之選。
只不過能量盾的維持需要大量的能量石來支撐,而且還需要經常更換能量石來保證它的強度,否則能量盾不能夠長久的開啟,也起不到防護的作用,這個對現在的能量石技術來說還是有點麻煩。
所以現在整個學院雖然已經覆蓋上了能量護盾,只不過僅僅是測試的時候開啟了一回,就再也沒有開啟過。
新型的機甲也有幾架裝備上了能量護盾系統,而且所有的新型機甲也都保留了這個介面。
只不過,在沒有突破能量層級的限制之前,一切都只是設想,要想成為常態還需要實驗室進一步的努力。
這一切都在墨巨的控制之下,他提供了這些技術資料,在給學院帶來發展的同時,也是為自己的未來鋪路,一切都是為了提高實力。
墨巨總有一種隱約的感覺,如果自己不加快一些腳步,後面的路可能會更難走,只是他不知道這種感覺從何而來。
在這種緊迫感之下,墨巨再一次的給實驗室的眾人上了一課,這一次他主要講的就是能量相關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