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裡的活是永遠做不完的,當你澆完一遍水的時候,就該拔苗了,當你拔完苗的時候,就又該除草,當你除了一遍草的時候,小苗們又吵著要水喝,週而復始,迴圈不息。
從前有個人很有愛心,可是他也很憂慮,為什麼呢,因為他老是覺得自己的地裡的幼苗長得不高,怕以後收成不好。
於是有一天,他就去了地裡,把所有的幼苗都拔高了一截,看上去比別人的好了很多,就高興的回到了家裡,對夫人說:
“累死我了,快點兒給我做點兒好吃的,今天我幫助地裡的幼苗成長了不少,損耗頗大。”
夫人不知緣由,只知聽其所言而行,給他做了好的飯食,補充了能量。
第二天,兒子從外地歸來,聽到了父母之言,大驚失色,快步的跑到地裡去檢視幼苗的情況,果不其然,幼苗都已經變得枯萎。
天下不希望自己家的幼苗長得快一些的人很少,以為幼苗長大沒有用處而放棄的人,就像是不給禾苗鋤草的懶漢。
而妄自幫助它生長的人,就像這個拔苗助長的人,不但沒有好處,反而害了它們。
這就是揠苗助長的故事。
可是揠苗助長有害,拔苗還是可以助產的。
拔苗也叫開苗,每當新生幼苗長到一定的程度,都會進行這項操作,不是因為它們不好,而是為了能讓幼苗結出更多的糧食。
所以拔苗是這些幼苗成長必須經歷的一難,只有這樣剩下的幼苗才能夠更加茁壯的成長。
株距早已經在播種的時候留好,雖然種的時候費了些功夫,可這也為開苗提供了些便利,不用再費心的去計算株距,只要把三五成群的幼苗留成一兩株就行,也算是省力了些。
不過,不要以為簡單省力就認為這是一個好乾的活,幼苗很嫩,力道若小一些,拔不下來,力道若大一些,很容易從中間拔斷,留下了殘根。
所以這個力道的大小控制,還有手的準度可是一個關鍵。
穩,準,狠,要一蹴而就。
不能猶猶豫豫,這樣反而不能把苗拔乾淨,最後會留下一堆殘根為自己添麻煩。
看準了,手要快,一下子就捏準幼苗的根部,力道要穩,快速的拔起,這樣,幼苗就不會斷掉,也不會破壞掉周圍其它的幼苗。
墨巨和小悠在聽完老農的指導之後,就開始了實際的操作。
果然是有名師指導,效率就是高。
感覺很好做嘛,三兩下,一會兒的功夫,兩個人就開了一大片苗。
只是,在拔了一會兒之後,兩個人的速度就開始慢了下來。
手上的動作也不是那麼的標準,土裡也有了殘根留下。
打亂了節奏不說,又不得不停下來清理殘根。
可是這殘根的清理比整株的拔掉要費事很多。
手指不僅要摳在土裡把根挖出來,還要看著不能破壞了很近的幼苗,這可真是個技術活。
漸漸的手指開始不聽指揮,然後就是直不起腰來。
幼苗不高,只能是一直彎著腰前進,當注意到腰痠的時候,已經是晚了。
直腰的那一瞬間,那種酸爽的感覺,讓人永生難忘。
活,不能不幹,人也沒休息的必要,直了直腰,兩個又是低下身去,繼續著拔苗的事業。
炙熱的光線照在身上,讓人變得燥熱難耐。
汗水順著臉頰流下來,打溼了衣領,身上早已經被汗水浸的溼了一大片。
可是兩個人並沒有想要停下休息的意思。
堅持,一直在堅持,直到自己肉體意志的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