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達成合作後,資本人物們很快便開始了運作。
將一批接著一批的產業鏈,相繼遷移到華夏去。
不出意料,內部很快就發生了陣痛。
產業鏈在短時間內的大規模轉移,導致失業率激增,很多人因此而成為了無業遊民。
民眾和官方,都對此進行了嚴厲駁斥。
但眾多資本人物已經擰成了一股繩,統一口徑稱,他們這也是無奈之舉,因為白頭鷹國的人工成本太高,生產出來的商品根本不佔優勢。
而把產業鏈轉移到華夏,生產成本將大大降低,如此一來,他們便可以將商品的售價下調,讓民眾能花更少的錢,買到更多的東西。
像高階製造業,科技產業等高產值領域的產業鏈,都是分文未動的。
另外還有服務業等,都是沒受到什麼影響的。
對於這些群體來說,產業鏈的遷移,是好事。
同時,為了應對失業危機,他們將拿出不少於一百億的現金,來對失業人群進行補貼。
這兩板斧下去之後,批駁之聲很快就消散了。
產業鏈的轉移,確確實實的導致了失業率的增加,但他們可不是把所有的產業鏈都遷移出去。
現在,什麼都不幹,只需要躺著就有錢花,何樂而不為呢。
態度比較堅決的,是白頭鷹國的高層。
他們很清楚的知道,製造業是一個國家的根基,一旦產業大量流失,勢必會造成產業空心化。
華夏低廉的生產成本,能夠讓他們花更少的錢,買到更多的商品,這都是實實在在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好處。
而那些失業人群,一開始鬧得很兇,但當聽說有失業補貼拿,也都集體啞火了。
這是很簡單的一筆賬,平時,他們需要用勞動去換錢,每天都累死累活的,還拿不到幾個錢。
無疑,這種情況是很危險的。
但認識到問題,和解決問題,是兩碼事。
白頭鷹國的高層,雖然察覺到了潛在的危機,但面對這些達成了共識的資本人物,也是有心無力。
也即,到了特殊的關鍵時刻,他們手裡空有鈔票,卻什麼都造不出來。
當然,手裡有鈔票的話,可以用鈔票去買。
可萬一,人家不用商品交換你的貨幣呢。
也就是說,那怕高層想動手,那些與資本人物勾結在一起的政要,也會想方設法的阻攔,或是拖延時間。
資本人物再配合著,搞出點社會事件來煽風點火,那怕是高層都有可能會被趕下臺。
眾所周知,白頭鷹國是個資本國家,在這裡,資本說了算。
畢竟,這些資本人物,可不僅僅只是會開公司做生意那麼簡單。
他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資助了白頭鷹國官方系統內的政要。
其中的利益鏈條,錯綜複雜。
聽到汽車的聲響,夫人出來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