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索羅斯的第二次出手,暹羅國的電視節目和報紙,開始熱鬧了起來。
以往,暹羅國的電視節目和報紙,圍繞的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畢竟是一個小國,也沒有那麼多的新鮮事。
但幾乎是在一夜之間,財經問題開始頻繁登上熱門。
各類財經領域的知名人士,紛紛站出來各抒己見,目光聚焦的,正是貨幣政策問題。
打著為投資者們好的口徑,對暹羅國政府大加抨擊,並對暹羅國的貨幣走向,持悲觀態度。
橫豎就一個意思,告訴投資者們,及時拋售兌付暹羅國的貨幣,以避免遭受損失。
此類言論,無疑是會對投資者們產生影響的。
對此,暹羅國的官方也想進行管制。
但這些人都是有知識有文化的知名人士,深諳各種法律條款,言辭激烈卻沒有任何違法,就像是一個個燙手山芋,暹羅國政府對他們是束手無策。
不管吧,放任他們信口開河,影響惡劣。
首發網址et
管吧,那他們就有了新的說辭,看吧,我們說的都是對的,官方都想要封我們的口了。
如此一來,反而是會更加促使投資者們去進行拋售兌付。
這些知名人士,之所以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力,當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他們早早的就在公眾面前活躍了,靠扮演理中客點評實事,和做一些公益事件,再加上媒體的有意曝光,在暹羅國擁有大批信眾。
如果細究的話,甚至還可以發現,他們雖然都是暹羅國人,但無一例外都是外國國籍。
這類人,和國內的公知是一路貨色。
在公眾面前,扮演的角色,都是那種理性客觀的點評家。
實則,都是一群拿著西方錢,幫西方說話做事的狗腿子,國內一般稱其為洋奴或者是公知。
客觀來說,他們這些人都是很有能力的,但可惜的是,他們的能力,用在了幫西方說話做事上,屁股是歪的。
他們標榜自己理智客觀,一定程度上,他們也確實如此,只不過是選擇性的理智客觀。
對他們有利的,那就理智客觀,對他們無利的,那就混淆視聽,或者是裝作沒看見沒聽見。
為了培養這部分力量,西方世界可是花了大力氣的,每年都是幾十億上百億的美刀支出。
效果也很可觀,這筆錢為他們培養了,大量在其本國擁有較高影響力的狗腿子。
當這些狗腿子的影響力大到一定程度,西方甚至可以用他們完成和平演變,操控一個國家的政權更替。
事實上,西方也一直在這樣做,並且還有了不少的成功案例。
究其本質,還是源自於國力的不對等。
就比如暹羅國的這些知名人士,暹羅國之所以不好對他們動手,主要是因為他們都是外籍人士,是外國公民。
暹羅國要是膽敢嚴苛一分,立刻就會收到自由民主人權的警告。
彼時,暹羅國的旅遊業,服務業等支柱產業,對西方國家的依賴是很深的,一旦讓西方抓住把柄小題大做,經濟立刻就會受創。
多種因素下,暹羅國進退兩難。
權衡利弊後,只是對那些知名人士的發言進行一些限制,至於效果,聊勝於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