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江山的規劃,白頭鷹國的科技企業齊頭並進,以極其兇猛的攻勢,吹起了衝鋒進軍的號角。
其中,以大毛和國內進行的最為順利。
原因無他,這兩個地方,都是江山影響力較強的地方,江山只需要開口,一切問題都可以輕鬆搞定。
網際網路浪潮是時代所驅,只不過是在江山的整合下,才提前鋪開了。
整體進展都是很順利的。
亞洲四小龍,霓虹國等,對白頭鷹國依存度都較高的國家和地區,雖然江山沒什麼影響力,但白頭鷹有。
科技企業只要讓白頭鷹國的官方出面通知一聲,誰還敢阻攔。
接下來的幾個月時間裡,微軟等科技企業,在國內投資建造的工廠,可謂是忙的熱火朝天。
國內包括周邊幾個國家和地區的供貨,基本上都被這些工廠包圓了。
龐大的市場,讓工廠全天二十四小時不停歇生產,產能也跟不上。
在江山的引導下,微軟等科技企業又進行了第二輪投資建廠。
記住網址et
為國內新增工廠幾十家,帶動相關配套及其就業,近百萬人。
靠著這一波網際網路浪潮,微軟等科技企業也賺了個盆滿缽滿,從進入國內市場以來,他們的企業市值就一路飆升。
投資市場也對他們無比看好,股價相較於江山當初投資入股之時,翻了一二十倍。
作為大股東,江山從中分到的收益也是很可觀的,數額百億計!
嚐到了甜頭之後,微軟等科技企業,一直不停的對國內進行追加投資。
他們的軟體硬體,也由此而走進了千家萬戶。
整個世界,好似一夜之間,就向前邁了一大步。
當然,除了微軟等科技企業,那些來國內投資建廠的其他企業,隨著工廠的落入與投入生產,也都嚐到了甜頭。
低廉的人力成本,快速便捷的基建,穩定的政治生態,重重因素疊加在一起,讓生產效率不僅高,生產成本還降低了不少。
這讓他們的利潤率,比在本國時,增加了不少。
看到他們先到的這一批吃到了肉,其他的企業說不眼紅那是假的。
要知道,國內可是十幾億的人口,這個消費市場的潛力,那可是極其巨大的。
生產成本相對來說還很低廉。
也就是說,他們進駐國內的話,不僅可以在生產環節上省了一大筆錢,還可以在國內市場搶佔先機。
如果說在此之前,他們是拿不準,怕會有潛在風險,那先行投資建廠的這一票企業,就是給他們的最好證明。
一時間,國內掀起了一股外資的投資熱潮。
正常的歷史程序中,雖然外資也是照常進入國內的,但相對來說,進駐的較為緩慢。
遠沒有江山主導之下的這麼迅猛。
毫不誇張的來說,江山引導下的網際網路建設和招商引資,一年走了正常歷史程序中十年的路。
正常歷史程序中,國內的經濟發展,堪稱是世界奇蹟,那江山這回主導的,就是奇蹟中的奇蹟。
當然了,雖然江山功不可沒,但這也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若是國內各方力量的鼎力支援,事情也不會進展的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