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機的爆火之後,各大資本都看到了其中的商機,紛紛要進軍功能機市場,想從中分一杯羹。
但他們進駐之後才發現,江山早就在功能機市場擺好了陣仗,前有多項專利攔路,後有產業鏈被控制。
他們要想做功能機,首先得交足一筆專利費,然後得等產業鏈滿足了江山的需要之後,才能向他們供貨。
亦或者,他們也可以向江山一樣,從零開始,重新建造一套體系。
但問題是,江山做小米手機,可是用當今所有的尖端技術為基礎研發的,重新建造一套體系,等同於要把相關方面的科技技術全部推翻,自己另外創造一套出來。
這是很困難的,不僅要花很多錢,而且還要花很多時間。
等他們搞出來,江山的小米手機都不知道更新幾代了。
兵法有云,先發制人。
江山做的就是這樣。
設定層層門檻讓他們交錢,等他們交了錢,他們也是晚江山一步的。
到那時,江山已經搶佔了足夠多的市場份額,累積了大量資本,又可以用資本推動小米的更新迭代,使自己一直保持領先地位。
首發網址et
這個路數,是後世白頭鷹國的科技企業研究出來的。
透過這一系列的迴圈,讓自己始終保持領先的領導地位。
但今天,他們還沒有開始這麼做,就被江山給搶了先。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小米手機的火爆,讓江山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就扭虧為盈。
之後,他並沒有停住腳步,用盈利所得開始猛攻網際網路。
主要方向是電腦領域。
細分下來,又可以分為系統、軟體、晶片、積體電路主機板等。
是的,利用完微軟等科技企業,普及了網際網路建設之後,他開始向微軟等科技企業的專屬領域進軍。
此時,毛熊老大哥剛解體不久,天下大局初定,微軟等科技企業雖是蓬勃發展,但總體都還是初級階段。
江山可能追不上他們,但只要能入局發展,這就足夠了。
他並不是要打敗微軟等科技企業,而是要用行動告訴他們,沒有他們,他自己也能行。
……
隨著小米手機的火爆,國內的經濟開始直線飆升。
有了錢之後,國內開始大力發展基建,以及,擴充軍備力量。
正常歷史程序中,國內是透過給外資打工,一點一點的攢家底,然後才慢慢發展起來的。
經濟增速雖然年年創新高,但因為都是給外資打工比較多,大頭都被外資拿去了,真正到手並沒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