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省裡回到雍城,江山開始著手處理工廠南遷的事。
江山在雍城的產能,是不容小覷的,數以萬計的勞動力,都靠著他下面的工廠吃飯。
一旦工廠南遷,這些人都將失去經濟來源。
“工廠分批次南遷,工人們要是願意跟著工廠去南方,一切花銷由我承擔,薪資待遇獎金等,只能比正常水平高,不能比正常水平低。”
江山對劉建兵吩咐道。
工廠南遷的同時,儘可能的保障工人的利益。
細究起來,工廠南遷並不是壞事,畢竟,江浙滬地理位置,和各方面的條件擺在那裡,方便日後進行跨國貿易,再加上又有政策傾斜,上升空間是巨大的。
江山的態度就是,儘管工廠南遷了,但還是要一如既往的著重搞生產,精益求精。
“明白。”
劉建兵點點頭。
在江山的放權下,劉建兵全權負責工廠南遷的事。
記住網址et
第一批次,就將三分之一的裝置和工人,還有管理人員,遷去了江浙一帶。
江浙一帶,江山有現成的紡織工廠,只需要在原有的基礎上,擴大工廠規模,便可以把雍城的產能全部接收。
簡單進行一下資源整合,就可以開工生產,將損失降到最低。
這樣做,還有另外一個好處。
江浙一帶的紡織工廠,雖然名義上是屬於江山的,但江山的管控力一直都很薄弱,只能拜託黃建秋監管。
黃建秋畢竟是有自己的事業要忙的,監管上,難免會放鬆。
這也就導致,部分工廠已經開始有了陽奉陰違的勢頭。
雍城的工廠南遷之後,江山可以讓雍城的管理人員,來管理江浙一帶的紡織工廠,從而達成集權的目的,保證對工廠的管控力。
說做就做。
江山跟著雍城,第一批南遷的裝置和工人們,來到了江浙。
第一時間,就是重新任命。
劉建兵任總廠長,管理他名下的所有工廠。
其餘關鍵的核心管理崗位,則是由雍城的管理人員,和江浙的管理人員,交叉管理。
讓雍城的管理人員,去管理江浙的工人,反之,雍城的工人,則由江浙的管理人員來管理。
這樣做,可以有效杜絕結黨營私的可能。
至於後續的人事任命,看情況而定,但核心規則是,能者居之。
江山專門制定了一系列的規則條件,規範化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