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之後,華夏先後陷入三八戰爭,援猴戰爭,國內又出現三年災害,外憂內患,情況很不樂觀。
這個時間段,蔣光頭自以為找到了戰機,發動了一場小規模的軍事行動。
但最終戰果是,儘管大陸內憂外患,但對付一個小小蛙島,還是綽綽有餘的,蔣光頭派出去的軍艦,被打得全軍覆沒。
至此,蔣光頭收起了不切實際的反攻意圖。
但他放棄了反攻,可不意味著蛙島會被收服,於是乎,蛙島推出了所謂的三不政策。
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
簡而言之就是隔離起來,不允許兩岸之間來往,煽動兩岸對立。
在三不政策期間,蛙島躋身成為亞洲四小龍,經濟發展取得耀眼成就。
經濟總量,一度高達大陸的百分之四十五!
人均GDP,更是碾壓大陸。
90年,大陸人均GDP也就三百多美刀,而蛙島,已經達到了八千多美刀,人均是大陸的二十多倍!
已然快步入了發達國家的標準。
在當權者的刻意煽動,以及巨大的經濟差距下,蛙島民眾,普遍看不起大陸人民,甚至是歧視。
大陸人民情真意切的同胞稱呼,在他們聽來,就像是一個乞丐,說是他們的親戚一樣,他們只覺得噁心想吐。
而很顯然的,郭臺立就是蛙島民眾的一個縮影。
他對江山尖酸刻薄的態度,就是此時蛙島對大陸的態度。
說起對大陸的歧視程度,蛙島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
是的,同根生的蛙島人,對大陸的歧視反而是最嚴重的。
“大家都是生意人,沒必要聊政治自找不痛快,還是談生意吧。”
眼看著江山和郭臺立就要卯上了,彼得羅夫連忙在中間打圓場,將雙方的注意力,從政治拉到生意上來。
蛙島對大陸的態度,後世都很惡劣,更別說貧富差距更大的現在了。
江山也不再與郭臺立爭執,聊起了倒賣的事兒。
“我聽說郭先生也在這邊做起了紡織品的生意,而且價格還很便宜。”
郭臺立靠在沙發上,用鼻孔看著江山,不屑的說道:“怎麼?你有意見?”
“做生意各憑本事,我想怎麼賣,那是我的事,你無權干涉,你也沒資格干涉!”
江山笑笑。
“郭先生說的沒錯,做生意確實各憑本事,賣什麼價,那也是你的自由。”
“但做生意,都是為了求財嘛。”
“這樣吧,我可以讓出一部分市場份額給你,大家一個價格,共同發財,郭先生覺得怎麼樣?”
江山現在的重心,在霓虹國的股市上面,倒賣的事情,只要過得去,有錢賺就行了。
為此,他不惜主動讓出一部分市場份額,想與郭臺立化干戈為玉帛。
郭臺立冷笑一聲,“我覺得不怎麼樣!”
“實話跟你說吧,我就是要擠壓你的生存空間,搶佔你的市場!”
“要麼你就和我打下去,看最後鹿死誰手,要麼你就從這邊的市場上滾出去!”
郭臺立的態度很明確了,江山要麼打,要麼滾。
和談?那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