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戶外超級高手> 第259章:桃花山鏖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59章:桃花山鏖戰

原本這個山根本不叫什麼護龍嶺,而有另外一個美麗的名字,叫做桃花山。相傳當年這座桃花山以及四下方圓幾十裡之內,全部都是一望無際的野生桃樹,號稱萬畝桃園。在這萬畝桃園之中,原有大小十八個村寨,合稱桃花山十八寨。

就算是到了現在,這裡的這些村子還都基本儲存著原來的名字,稱作一遛十八桃。而且一直以來,這裡就是YZ市的桃樹基地,到今天真正的形成了萬畝桃園的規模。

這個桃花山的主峰原來也就叫桃花峰,翻過桃花峰後有一座異常嚴峻的山崖,由於它從遠處看起來極像一隻蒼鷹的頭顱的側面,所以被叫做鷹嘴崖。在這個鷹嘴崖上,有一處最兇險的地方,普通人很難正常透過,必須像鷹鷂一樣極其敏捷,連續的翻轉騰挪才能勉強透過,故稱作鷂子翻身。

等過了鷂子翻身之後,便到了桃花山最著名的景點桃花洞了。據說在古代,這個可以容納百餘人的桃花洞中,也生長著奇異的野桃樹。每到桃花盛開的季節,桃花洞中的桃花出奇的豔麗,而且結的桃子也異常的又大又甜。在這個桃花洞的裡面,還有一尊真人大小的桃花仙子的石像。

相傳是當年天庭玉帝的九公主私自下凡,偶爾路過這桃花山,便被這裡的萬畝桃花給迷住了,一時間竟然忘了歸期,長時間未歸。不想後來竟被王母娘娘發現,懲罰點化成了一座石像,讓她永遠就留在這桃花島中,永遠不得再回天庭。所以這座桃花山,在早先也叫做九公主山。

直到今天,那座桃花仙子的石像仍在,每年還有一些山下的信眾還冒著極大的兇險,透過鷹嘴崖那個兇險的鷂子翻身,親自去給她燒香上供。而且這裡的老人還一直流傳著這麼一個說法,就是每年立春的那一天:這個這個桃花仙子石像的面容如果光彩照人,那麼這年山下桃樹便會大豐收;但是假如這個石像的面容暗淡無色,那麼這一年山下的桃樹便會守成大減,甚至絕產。

據說這種說法,還非常的靈驗。甚至有人說,這個鷂子翻身位置最早安置的保護鐵鏈和下面勉強踩踏借力的巖窩,就是山下的那些信眾們在古時候自發修建的。而且,直到今天,下面一遛十八桃的村民,都不大喜歡有外面的人經過鷂子翻身,進入到後面的桃花洞中。

原因是,他們不想讓外人輕易的冒犯褻瀆他們心目中的神靈——桃花仙子。據說,一直到了最近幾十年,這裡的村民才慢慢的放下了這種執著,不再專門排斥外面的遊人。

另外,據傳說在這個可容百人的桃花洞的下面,還連線著一個隱秘的連環洞。說是這個連環洞極大,裡面分作許多層,還能夠從山頂直通到外面很遠處的某個地方。但是這也只是一個傳說,從來沒有人真正找到過它的入口在什麼地方,時間久了也就只是被人當做了傳言而已。

早在七八年前,孤狼和啞巴兩人也曾進到桃花洞中,專門找尋過這個連環洞,但是整整找了大半天,也沒有任何的發現。既然連他們這種老江湖都未曾找到,看起

來這個什麼連環洞只是人云亦云罷了。但是山下村裡的一些老人,卻是不這麼認為,他們倒是一直都堅信這個連環洞的存在。

話說當年秦王李世民在夜裡慌不擇路逃到這個桃花山上之後,人家候七的數萬人馬就牢牢的把他們圍困在了上面。好在這座桃花山易守難攻,他們這才得以稍稍的喘了口氣,總算是趁著夜色暫時的駐紮了下來。

但是等到第二天的早上,天還沒放亮,山下的人馬就烏壓壓的衝殺了上來。雖然上面的兵卒據險死守,但是也架不住人家數萬人馬輪番猛攻呀。不到半天的時間候七的人馬就衝了上來,佔領了主峰桃花峰。

在最後關鍵的時刻,還是在上山前在當地臨時抓的一個嚮導,為李世民指了這條“明路”。

據說,當時在鷹嘴崖鷂子翻身的位置,還並沒有什麼鐵鏈保護。除了本地一些身手極好,而又特別熟悉這裡環境的山中採藥人,普通人是極難安全通行的。

好在他們在上山前臨時抓到的那個老農,正是當地有名的採藥人,恰好他就曾經幾次安全的往返過這個極其兇險的地方。這時他眼看李世民的兵將死傷的差不多了,再不撤進後面的桃花洞,恐怕就要全軍覆沒了。

他非常清楚,自己現在裹挾在李世民的軍中,早已經是有口難辯解釋不清了,只要李世民他們一完蛋,那自己也只能跟著稀裡糊塗的一起送死了。所以,在最後的關頭,他把心一橫,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帶著大家暫且撤到桃花洞中。至於之後是死是活,那他自己也管不了那麼多了,反正是能活一會是一會吧。

眼看自己的手下兵將越來越少,而援軍又遲遲不見蹤影,在萬般無奈之下,李世民只能暫且聽從這個嚮導的建議。帶著殘餘的百餘名親兵衛士,準備冒死透過了鷹嘴崖上的鷂子翻身位置,暫時先撤進到後面的桃花洞中再說。

只是,當日李世民手下的那百餘親兵衛士,至少在這個鷂子翻身的地方活活摔死了大半,最後僅僅剩下不到三十幾人順利的撤進了後面的桃花洞中。

但是他這一撤到後面的桃花洞內,候七空有數萬兵馬卻是隻能望“崖”興嘆,無計可施。因為,這個桃花洞所在的這個山峰雖然面積不大,但是三面全是懸崖峭壁,被當地人稱作“萬丈崖”。

僅餘的一面,便是這極其險峻的鷹嘴崖,唯一可以勉強透過的,便是朝陽面那條長達百餘米的巖壁“棧道”。而棧道最後面的那一段,便是傳說極其危險的鷂子翻身。

而在這處鷂子翻身靠近桃花洞的一端,只要專門佈置一兩個守護,隨隨便便的一守,對方就算是有千軍萬馬,那也絕難強行透過。甚至,就算是沒人守護,普通計程車兵也是絕難輕輕鬆鬆的透過。要知道早先李世民手下的那些最後精銳死士,尚且活活跌下懸崖摔死大半,更何況候七手下的這些烏合之眾。他們在順風得勢的時候,尚可蜂擁而上樂享其成,但是一旦到了緊要關頭,讓誰上前拼命的時候,便開始你推我桑互相推諉了。

言情

幸好,他們很快也從當地鄉民口中得知,這個桃花洞裡面雖然常年有泉水不斷,但是除了有一些野桃樹之外,並無什麼其它可以食用的東西。而且,當時正值暮秋時節,就算是裡面有些許已經風乾的落桃,也難以維持這三十多人支撐多久。另外,雖然別人從其它地方攻不進去,但是李世民他們也絕不可能從其它地方逃竄出去。

如此,候七一方面留下自己的親兒子,帶著一支三千人精銳人馬,繼續留在桃花峰上死死困住李世民的這支殘兵。一方面親知督率手下的數萬大軍,在桃花山周圍佈下數道防線,嚴防李世民的各路援兵馳援。

與此同時,他還連續派出十餘路的加急快馬,向四周山東、河南、淮北的各路豪強巨寇報信求援,讓他們各遣得力兵馬速速來援,或者盡力阻擋李世民各處的援軍。

就這樣,雙方就在這裡耗了下去,看看到底誰能撐到最後。是李世民他們先力竭倒地不戰而潰,還是候七他們能夠順利的抵擋住李世民正在趕來的幾路強援。

然而,讓候七失望的是,他近乎完美的三路佈置,除了他兒子在山上不折不扣的執行之外。就算是他在山下親自督率,都沒有起到什麼太大的效果,還沒等到三天,手下的那幫臨時拼湊起來的流寇匪軍,便開始自己動搖了起來。更別說,周圍那些各懷鬼胎的豪強巨寇,更是搖擺不定畏縮不前,最後大多選擇了作壁上觀。

甚至一些周圍的豪強巨寇勢力,不但不積極響應出兵相助,而且還偷偷的暗地裡放水,默許李世民的馳援部隊透過。因為,他們自己知道就算是能夠一戰殺死秦王李世民,不過也是他候七的功勞最大,對其他人並無什麼太大的好處。

而且候七做大之後,同樣對他們是一個很大的威脅,這也不是他們真心想看到的。或許,這就是當時那些豪強巨寇們的真實心理:要他們擁兵自重割據一方,那是自然必須的;但要他們為他人作嫁衣,那是萬萬做不到的。

正是由於這種複雜的微妙關係,秦瓊和程咬金兩人這才得以在七天之內率本部精騎,從數百里外先是擺脫強敵的糾纏,然後一路衝殺至此。

其實當時兩人帶來的精騎本就不足五千,而且長途馳援,一路衝殺早已人困馬乏折損過千。而人家對方的人馬則是以逸待勞據險而守,按照正常的邏輯,他們仍然遠遠不是候七絕對優勢人馬的對手。

但是誰曾想,在不到半天的功夫,秦瓊和程咬金的人馬竟然接連攻破了候七的數道防線,一口氣擊潰了山下數萬的人馬。最後,倒是桃花峰上駐紮的那三千精銳,在候七兒子的親自督戰下,終於與秦瓊他們的援軍拉開架勢,痛痛快快的大戰了一場。

然而,雖然他們作戰勇猛拼死抵抗,數次打退了援軍的猛烈衝鋒,但是候七自己一看大勢已去,卻是早已暗生投降自保之意。最後,候七完全不顧兒子和手下諸將的勸阻,自己親自舉著白旗向秦瓊投降了,並且表示主動放棄了桃花峰陣地。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