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隨、葉筱妍一行到達福縣。這一路上過來,連葉筱妍都驚訝這半年多來的變化,更別說第一次來南安的蕭隨等人。
在夏國人心中,南安是個十分貧窮的國家,在他們想象中,南安百姓住的是茅草屋,個個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當然,皇室貴族的生活條件肯定是要好些,但那些百姓應該就是飢寒交迫了。
然而他們看到的,並沒有他們想象中的那般貧窮。特別是南安的道路,比夏國還好。沿路還有很多嶄新房屋。
當然,還有許多是他們看不見的。比如南安每個村子裡都有學堂,每個鎮上都有官家開辦的醫館。曾經萬胖子用十萬兩黃金、九千萬兩白銀,換了一百塊上品靈石。那些黃金白銀,全都用來投入到基礎建設了。
別的國家修路,是徵招百姓服勞役,百姓必須出工,而且是沒有工錢的。因為服勞役是百姓的義務。
但南安國取消了勞役,百姓修路是有工錢拿的。
南宮幽和葉筱妍一樣,有現代人的思想。搞那麼多建設,根本目的是為了繁榮社會經濟。
首先你要“搞事情”,比如修路啊、建廠啊、擴大種植啊,百姓才有機會找到事情做。有了事情做,他們才會有收入。百姓有了收入,才有錢消費。這是個良性迴圈。
南宮幽將這種理念灌輸給他父親。這個道理,其實皇上大臣們都懂,重要的是,要有銀子。這時候,南宮幽拿出了十萬兩黃金、九千萬兩白銀。這點黃金白銀對於全國來說,支撐不了幾年,但是隻要將這個頭帶起來,後面逐漸就會走上正軌,社會經濟便可自行運轉。
對於一個三百六十多萬人口的國家來說,這些錢已經足夠啟動了。
何況還有從山河圖裡出來的那些“大戶”。比如段家、趙家、蕭家,哪家不是上千萬財產。
蕭隨一行人先到福縣找住處,可是莫說官驛,連民間客棧也全都滿了。
葉筱妍找來福縣縣令,問他可有地方安排蕭隨一行人住下?
縣令為難:“前幾日澹臺家族的人到了,也是沒有地方住,下官將他們安排到了下官家中。現在縣城裡條件好些的人家,幾乎家家都安排了驛館裡接待不下的貴客。如果隨長老不嫌棄,倒是還有兩家,可以住下十來人。”
這些一夥來的,不是一個兩個人,幾乎都像蕭隨他們一行人,一來就是七八個、十來個。
一個小縣城的官驛,攏共三十多個房間,一下子就全住滿了。
縣令說完,遲疑問道:“王妃娘娘,您……”
別國來使,出於禮貌接待,但自己國家的大公主、玄王妃,真正是怠慢不得。
葉筱妍問:“逍遙王住在哪裡?”
縣令:“王爺住在製藥廠。”
葉筱妍:“那我也去藥廠住吧。”
蕭隨道:“玄王妃,如果方便的話,我也想住在藥廠。”
左淵和右纖,自然是想住在一塊兒。
葉筱妍看了看他身後其他人,說道:“那裡住是沒問題,不過條件不好,都是宿舍,沒人伺候。”
蕭隨:“沒關係,能住就行。”
於是一行人去了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