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朝文武好多人站了出來:“陛下,萬萬不可啊。自古以來,太子俱無二父,此萬萬不可啊。”
“有何不可,朝堂的諸位愛卿有誰的功勞比的過國師,這件事情就這麼定了,不準再議。”
古永善直接拍板,把這件事情決定唄下來,也不問張承願不願意。
張承此刻是真的有些騎虎難下了,不過這個時候,看著古永善那懇求的光芒,以及自己內心對於古永善的愧疚之感,張承答應了。
“多謝皇帝信任,臣張承願意承擔此重任。”
說起來人皇和張承其實早就繫結在了一起,成為古元的亞父和師父,反正也差不多。無論如何,張承都避不開和人皇的因果,那就不避了。
聽到張承這句話,朝堂所有的大臣都議論紛紛,內心都在懷疑,眼前的這位國師,跟皇帝到底是什麼關係。怎麼如此被信任。
“諸位愛卿,這件事就過去了,我們接下來要商討怎麼處理東洲郡王,太傅,你有何看法?”
古永善看著太傅,想聽聽他的想法。
“啟稟陛下,臣認為東洲郡王,謀反事實鐵證如山,如今他被抓回聖京,理應問斬。”
“其他人怎麼看?丞相,你認為呢?”
新任丞相姓岳,叫做嶽鵬舉,今年149歲,看起來和45歲的中年人差不多。
“陛下,臣認同太傅的看法。東洲郡王之罪,乃是謀逆大罪,問斬是最好的處理結果。”
嶽鵬舉站了出來,恭恭敬敬的說道。
“嗯,國師,你認為呢?”
古永善看著張承,想知道張承的意見。
“臣認為,東洲郡王一干黨羽理因問斬,但是東洲郡王畢竟是一洲的王爺,問斬他會有損朝廷威嚴。而且他是皇室中人,不如就賜一杯酒吧。”
張承這話一出,有些官員連連點頭,這個處理方法,也是他們願意看到的。
“太傅,你認為國師的提議如何?”
“陛下,臣認同國師的提議。”太傅開開口說道。
“那丞相呢?”古永善又問道丞相。
“臣也認可國師的處理方法。”嶽鵬舉說道。
“好,就依國師之言,東洲郡王賜酒一杯,其他人三日後,午時問斬。”
所有的朝堂大臣:“是。”
古永善向孫無言使了個眼色,孫無言立刻明白了。
然後他走了出來:“有事啟奏,無事退朝。國師大人留下。”
古永善最先走了出去。
朝堂諸位大臣:“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然後都退了出去。
所有人都走了以後,孫無言來到張承面前:“道長,跟咱家來吧。”
“嗯,好。”
承德殿中古永善看到張承走了進來:“道長,你終於回來了,你在不回來,朕就要發慌了。”